底特律瀕臨破產 州政府接管

戴定國 |2013.04.07
1061觀看次
字級

美國密西根州州長史奈德三月中宣布,由州政府接手底特律財政,任命「企業破產重組專家」歐爾為緊急財政管理人,處理這座城市瀕臨破產的局面。底特律曾是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總部所在地,被稱為「美國的巴黎」,如今成了「最悲慘城市」。

歐爾是五十四歲的律師,非洲裔美國人,而底特律黑人高達八成三,這對他重整底特律應是一股助力。他也與密西根州頗具淵源,畢業於密西根大學,曾參與克萊斯勒集團重組。

美國最貧窮的大城市

歐爾權力廣泛,包括接替底特律市長和市議會的權限。他有權與工會談判勞動合約、把一些服務私有化、出售一些城市資產。

底特律近十年財政赤字嚴重,面臨現金短缺和公共福利帶來的巨大債務壓力,例如養老金和醫療保險缺口,政府長期負債高達一百四十億美元。超過三分之一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失業率達百分之十八點二,遠高於全國的百分之七點七。

這次接管行動,凸顯底特律市近幾年來的衰落:政府管理不善,普遍存在貪汙現象,令財政進一步惡化。如今,底特律成為美國最貧窮的大城市,長期疲於應付垃圾成堆和高犯罪率問題。

底特律的基礎服務有些已中斷,例如街道照明燈和警察服務。底特律一度是美國第五大城市,如今排名跌至第十八;人口曾達一百八十萬,隨著工作機會和工人離開,僅剩七十萬人。而它曾是美國的驕傲,是汽車工業的象徵。

上世紀前三○年是底特律的黃金期,福特從這裡起家,幾乎靠一己之力把這座北方小鎮變成美國的汽車城。隨後,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也在這裡起步。三巨頭讓底特律成了世界級的汽車製造中心。

據說,這裡有美國第一條水泥路、第一個交通指示燈、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大百貨商店、第一個大劇院……靠著賣汽車的錢,底特律蓋起幾十座奢華的高層建築,許多建築的屋頂甚至鍍金。那時,它被稱為「美國的巴黎」。

房市投機者大撿便宜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格拉澤出版《城市的凱旋》一書,把底特律列為失敗城市的典型。底特律以大企業為龍頭,透過大規模修建辦公樓、交通設施來刺激成長,使底特律依賴單一的汽車業,最終也成為汽車業衰落的直接受害者。

底特律財政危機帶來不少房市投機者,甚至出現「一美元房」。一名投機商茉莉說,五年前賣四十五萬美元的房子,她現在僅花二千三百美元就買下來。她共買了三百六十三處房產,最大一筆開支是以一萬兩千美元買下曾價值一百七十萬美元的房產;最小的房子只花了五百美元。

茉莉說,「有人花一千一百美元買皮鞋,而我買了兩棟房子,還剩一百美元。」未來幾年,她打算花錢修葺房子出租。另外一個紐約投機商買了上千處房產。

今年二月底特律被《富比士》雜誌評為二○一二年「美國最悲慘城市」,並超過芝加哥等其他「最不快樂」城市。如果歐爾未能扭轉乾坤,導致底特律最終仍須申請破產,那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市政破產案,不但影響密西根州,還可能造成骨牌效應,因美國許多城鎮都面臨類似困境。

美國「國會季刊新聞」一月公布美國最危險城市排名,底特律、聖路易斯和奧克蘭排在「犯罪之都」前三位。上世紀七○年代起,由於兇殺案頻發,底特律開始被認為是美國的「兇殺案之都」,犯罪率一直名列前茅。

把密西根州賣給中國

提姆.哈福特新書《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提到英國《金融時報》答覆讀者關於拯救美國汽車業的提問,底特律在密西根州。一個密西根的J太太寫信給臥底經濟學家:

「密西根州有個麻煩:汽車業。由於外國競爭和三大汽車廠經營欠佳,經濟陷入困境。我們應該乾脆把這個州賣給中國人嗎?想到要成為中國公民,我就很興奮。但該賣多少錢呢?」

提姆.哈福特回信:

「千萬別賤賣自己。根據商務部資料,密西根州二○○七年的國內生產毛額是三八二○億美元,足以成為世界前二十五大經濟體。就連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也只有這個金額的九倍而已。

那麼,買下三八二○億美元的生產力,要花多少錢呢?將近兩兆美元!幸運的是,中國外匯存底有三兆,應該買得起。不過,別拖得太久。你的家鄉是非常值錢的資產,但現在也許是賣掉的好時機。」

青年不愛開車 汽車城能不垮嗎?

美國民調顯示,四成六的美國青年偏好網路的程度勝過汽車。過去五年,青年買新車者的比率降為百分之三十。年輕人不像父母輩那樣愛買新車,原因包括經濟不振、租車普遍、社交媒體蓬勃、對開車的限制增加等。

最主要是社交媒體的發展,擁有汽車的社交重要性變得不如從前,一位分析師說:「我們過去在汽車中做的事,年輕人現在是在網路上做了。」在網路上與人會面和互動,已大部分取代開車去與人相見。

手機不再只是通話工具,而是保持連繫的方式,但汽車僅是運輸的一種形式。現在年輕人較常傳簡訊,而非和朋友出遊。十六歲足齡考取駕照的人愈來愈少。

通用汽車公司說,過去擁有汽車是成年儀式,現在的成年儀式是擁有手機。嬰兒潮世代中,三成的人認為自己是車迷,他們買騷包的車,但Y世代只有不到一成五的人買這種車,他們買更實用的車,「汽車不是他們的首要購買品」。

汽車製造商的策略建立在某些假設上:Y世代對汽車的需求仍是「未解之謎」;隨著經濟緩慢復甦,年輕人終將像父母輩一樣熱中於購車。

可是,如果上述假設錯了呢?如果Y世代購車欲望下降,不只是經濟衰退的暫時表現,而是一代人消費習慣的永久改變?青年不愛開車,或偏愛日本車,底特律汽車城能不垮嗎?

地方政府破產 規模一件件更大!

阿拉巴馬州傑佛森郡負債逾四十億美元,二○一一年聲請破產,是當時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市政破產案,超越一九九四年轟動一時的加州橘郡破產案。傑佛森郡人口六十五萬,是阿拉巴馬州最大城伯明罕市所在地。

在傑佛森郡之前,已有三個地方政府聲請破產,分別為賓州首府哈里斯堡市、羅德島中央瀑布市及愛達荷州博伊西郡。「最大市政破產案」的紀錄很快速地被一一打破。

斯托克頓市人口三十萬,在舊金山東方一百公里。由於二○○○年代房地產蓬勃發展,加上貸款低廉,舊金山人湧進斯托克頓。斯托克頓長期依賴農業,很快便失去增長動力,房價暴跌,失業率翻一倍,兩成住戶生活在貧困線下。

「對我而言,政府破就等於終身監禁。」退休警察瓊斯無奈地表示。

一家珠寶店老闆加西亞則更惶恐不安,「我們每晚都聽到槍聲,就像聽火車經過一樣平常。但人們卻不再報警。」過去三年,斯托克頓為削減赤字,不得不大規模裁減警力和消防隊,結果是犯罪率飆升。

前年共有十三個城市、郡及政府機構聲請破產保護,為近二十年來最高紀錄。

地方政府聲請破產,雖不如企業常見,但據破產法庭紀錄顯示,一九八一年以來,四十二件地方政府聲請破產案中,有十件集中在近四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