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在無窮的時光裡,
我想人都有老病死生,
想到自己將來之後,
不知有什麼缺陷陋習給人說短論長?
我問徒眾,我個人版稅有多少?
他們回答「三千多萬」,
真讓我訝然;
我的一生都像公有的物品一樣,
怎可有那麼多私人餘款?
二○○九年,我把它送進了銀行,
作為捐獻社會公益的資糧。
天下文化高希均、王力行,
幫我成立真善美新聞傳播貢獻獎;
台灣文學館李瑞騰館長,
助我推動華文文學的發揚;
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
為我在台灣的校園裡,
讓三好運動發光,
並讓卓越教師受到肯定與表揚。
好心人士的捐款,
托行腳的助長,
公益善款日漸增長,
現在已達十億以上;
我生也沒有帶來,
未來也沒有什麼東西跟我一起前往,
百年的歲月,
就像煙火一樣,
總是那麼剎那匆忙。
弘法一甲子的時間過去了,
台灣是個自由民主的殿堂,
但社會的分裂,
不斷讓人感到兄弟鬩牆的悲傷;
本來都是一家人,
甚至大陸同胞也是同根同源,
仇恨、對立,都不是好的榜樣。
余光中先生說,
一灣海洋,
使中國成為兩個地方;
我希望我們中華民族國盛家昌,
未來成為一個富而好禮的家邦。
回憶七十五年前,
慈母准許我出家做和尚,
我為《百年佛緣》寫下:
「吾母送子入佛門,
要在性海悟法身;
兒今八十有七歲,
弘法利生報親恩。」
我在心靈的深處訴說著:
天下為心,法界悠然;
盡未來際,耕種心田。
我的心願是人間佛教的弘揚,
佛說的真理法印,
人要的幸福家庭,
四大菩薩的悲智願行,
要我們都能悟道利生;
我寄望佛光僧信弟子,
人人都要立志,
把人間佛教推展到世界各地,
深深印在每個人的心房;
寄語諸佛光人,
正派、慈悲、承擔、服務,
要把佛光山打造為佛國淨土,
佛光永普照,
法水永流長,
這就是我們永世的願望。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二○一三年二月一日
於佛光山開山寮
《百年佛緣》新書發表會四月二日下午二時於台北國家圖書館舉行、晚上七時於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