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鯊劇減 索馬利亞海盜都失業

戴定國 |2013.03.10
847觀看次
字級

最近,外國媒體發佈一組照片,顯示印尼人捕殺鯊魚情形。當地漁民乘坐簡易的小木舟捕捉鯊魚,運回港口後,就地割下魚鰭,在滿場血腥中,裝箱運走,曬乾出口。

中國人愛吃魚翅,使鯊魚數量不斷下跌。印尼漁民向來只捕捉吞拿魚和鮪魚,近來也開始捕鯊。當地漁民表示,捕捉鯊魚等同於額外的獎金,因為牠們的魚鰭很值錢,而魚肉很容易在當地出售。

印尼中央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印尼魚翅出口總值達六百萬美元。其實,印尼政府已禁止捕殺特定種類的鯊魚,但獲利大,巴布亞省居民仍以捕鯊為生。

一場全球魚翅大戰正在醞釀發酵,準備在中國新領導人上台後發動,牽動七千萬隻鯊魚的命運,以及香港魚翅商人與多國漁民的生計,甚至連索馬利亞海盜都可能失業。

魚翅市場正在暴跌。去年以來,受到保育團體壓力,又遇上中國股市不振、經濟成長趨緩,國務院又準備在三年內禁止公務員吃魚翅。政策尚未出爐就讓台灣鯊魚鰭價格幾近腰斬,交易劇減,冷凍庫裡堆滿鯊魚鰭。

好魚翅來自大鯊魚,大鯊魚的好漁場主要在兩個地方,一是澳洲,二是索馬利亞。索馬利亞漁民技術與設備遠不及國外漁船,眼睜睜看鯊魚被釣走了,自己卻抓不到魚,生活頓成問題,只好走上險路變海盜。

外國漁船為了魚翅搶走索馬利亞漁民的漁場,漁民又落草為寇搶外國漁船,成了一個奇特的生物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