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昔日殖民地 增加政治影響力 出兵馬利 法國恐陷僵局

戴定國 |2013.01.27
1242觀看次
字級

西非國家馬利去年三月發生軍事政變,部分軍官成立「民主復興暨國家重建全國委員會」,代行政府職責,但治權未及於北疆。次月,北部基達爾、加奧、廷布圖三個大區即被「西非聖戰統一運動」和「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等極端宗教和恐怖勢力占領。

內戰加劇,盤據北方的伊斯蘭極端勢力組成的叛軍南下,作勢襲取首都巴馬科,馬利政府向昔日殖民宗主國法國求援。日前法國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出兵,阻擋叛軍進攻。不過,出兵利比亞之後,法國原本要對非洲「放手」,如今卻又派兵深入馬利,使法國站上非洲這個風險最大戰場的前線。

馬利已成為恐怖組織窩藏的避風港,法國出兵,不僅擔憂伊斯蘭激進主義擴張,法國人在北非也遭到宗教激進分子綁架,目前有八名人質在「伊斯蘭北非凱達組織」手中。此外,法國有三萬公民住在周邊國家,多半是穆斯林國家,出兵馬利增高了他們遭遇威脅的可能。

法國前外交部長德維勒班反對出兵,他警告說,法國可能陷身衝突,在軍事上贏得空洞勝利,但無法取得政治和解。

遭遇叛軍「超強」抵抗

不過,要說法軍可贏得勝利,恐怕言之過早。法國政府雖聲明,軍事行動不會太久,估計持續數週。但叛軍武器精良,作戰經驗豐富,加上非洲干預部隊短期難以成軍,恐讓法軍陷入馬利僵局。

事實上,戰事確實不如想像的勢如破竹,法軍遭遇「超強」抵抗,法國總統歐蘭德已宣布增兵三倍,達到兩千五百人。

除了對手不容小覷,法國在馬利戰場也是「孤軍作戰」。與之前率先出兵利比亞所受遭遇不同,法國雖得到非洲多國、北約、歐盟及聯合國安理會的認可,但美國、英國和德國只是「友情支持」,西非共同體盟軍也人數不多。

歐美大國不輕易介入

英國、德國對法國的支持,部分出於特殊經濟形勢下對「歐洲團結」的考慮,但實際操作十分謹慎。美國則因歐巴馬的外交收縮、戰略轉移亞洲,不會在馬利問題上輕易介入。

巴黎的戰略分析家特崔斯說,如果法軍行動限定在阻止叛軍南侵,保護首都巴馬科,軍事行動可以很快結束;但如要收復叛軍佔領的北方地區,就得面對長期行動,法國若不想陷入馬利泥淖,最好的盤算是靠西非國家部隊收復馬利失土。

法國政府表示,不會在這場反恐戰事中退卻。但外長說,在馬利的軍事行動不是無限期的。法國總統歐蘭德強調,國際社會不容馬利淪為「恐怖主義國家」,法方揮軍介入馬利,目的在恢復該國領土完整,打擊「威脅整個西非地區的恐怖活動」,以利「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聯軍進駐馬利。

安理會已批准「西非經濟共同體」成員國派出約三千三百名軍隊協助馬利,ECOWAS包括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布吉納法索等十五國。

非洲很多國家是前法屬殖民地,包括部分「西非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從利比亞戰爭開始,法國不斷干預非洲事務;目前,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正逐漸減少,法國想利用此次機會擴大在非洲的勢力。但外界質疑,法國能否拯救馬利和保衛歐洲國家安全?出兵馬利得到「面子」的同時,能給馬利人民帶去什麼?

能否解決馬利問題?

比起西方國家在非洲地區的利益考量與較量,外界更關心的是軍事介入能否徹底解決馬利社會問題和區域自治問題。今日馬利反叛力量的強大,主要是從利比亞流入大量武器和人員,而那也曾是一個遭受多國軍事干預、至今尚未恢復社會穩定的國家。

馬利曾是法國殖民地,一九六○年獨立,但兩國一直保持密切關係。馬利的官方語言是法語,也有六千多名法國僑民在那裏生活和工作。馬利局勢惡化以來,法國政府就一直保持密切關注,而此次決定出兵馬利,首先也是考慮到法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捅了一個蜂窩?

對法國出兵馬利,英國媒體指出,中國正在搭法國的順風車,坐享其成。目前馬利有二十多家中資企業,華人、華僑兩千人。馬利和其他法國前殖民地都與中國有廣泛交往,獲得中國資金援助。

英國媒體說,中國人坐在幕後,讓法國人出面解決危機,恢復馬利穩定,中國或許會在較晚些時候參與進來。

法國揮軍馬利,還面臨另一個問題,伊斯蘭叛軍誓言報復,將攻擊法國本土,直搗「心臟地帶」,「法國出兵的舉動,為所有法國人打開地獄之門。我們將無所不攻」。

針對威脅,歐蘭德已下令提升全境的「反恐警戒」至第二高級別「紅色」,嚴防公共建築、運輸系統遇襲。巴黎艾菲爾鐵塔等知名景點,可見到荷槍實彈的軍人站崗,防範恐怖攻擊。

法國媒體稱此為「越反越恐」,法國會不會是捅了一個蜂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