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公職熱的省思

 |2013.01.23
2433觀看次
字級

公務員是特別族群,他們薪水較民間企業高、工作穩定、福利好,即使退休也能保障生活安定無虞,許多人都擠破頭都想納入族群之中。

儘管前一陣子公務員因為福利太好飽受批評,退休金、年終慰問金,年終獎金、交通補助費、國民旅遊卡等福利都面臨被卡。許多公務員都感嘆輿論和立委砍公職福利時,讓公務人員很沒尊嚴。但是這股檢討公職福利熱,正為公務員的資格打磨金身,散發誘人的光芒。

上周六登場的初等考試,考生擠破頭,五千多個碩士、幾十個博士不惜「高資低就」和八千多名熟年求職者「高齡低就」,共同搶這份二十九K的入門鐵飯碗。高齡、高學歷者報考這場最基層的公職考試,這種搶食鐵飯碗的心態,正是社會瀰漫不安、一般民眾追求安定工作的現實寫照。

大家一窩蜂搶公職的熱度,讓考試院覺得欣慰,但是社會人力供需過分傾斜則令人憂慮,到底是民間就業太差了?或是公職待遇太好了?

就業市場上,決定薪資高低的因素包括:專業性、人才稀有性、工作風險性、工作產值等。過去民間人才需要高專業、高生產力的人力,這種人在市場上少、流動性大、身價依產值而定,必須以高薪當誘因,因此民間的薪水通常高於政府部門。

如果就業市場按照供需市場法則運作,公私部門待遇都隨景氣榮枯和國民所得波動,會是一個較理想的合理狀態。民間市場隨著景氣波動,加上產業外移,外勞引入,勞動生產力增加不若產值大,薪資非但未逐年成長,反而倒退到十四年前薪資水準。反觀公職部門因為政府刻意保護或選前討好,經濟好時薪水隨之漲,景氣不好薪水也不會減,每次選舉就出個名目加個福利,最後造成政府民間待遇鴻溝愈來愈大。

雖然台灣的公務員待遇好,但是政府效率卻仍屢遭詬病。美國商會最新公布的台灣商業景氣調查,指出台灣競爭力的四大隱憂:台灣在人力資源質量不符業界需求、法規解釋模糊不合時宜、政府行政效能不彰、租稅環境不利外商落腳等問題,且愈來愈嚴重。

政府過度保護公職人員,令其欠缺剌激,不利於冒險創新,公務員只要擠進窄門,就可安穩終老,所以寧可少做少錯,甚至不做不錯,最後變成暮氣沉沉,無競爭力的官僚體質。

政府效率不彰,高官也都心知肚明,但是只要有改革措施傷害公務員既有利益,就會遭逢極大壓力。連負責全國人事制度的考試院長關中希望提高考績丙等的比例,建立一個較合理的考評制度,都遭極大阻力。行政院刪減公務員各項福利時的反覆不定,推其原因,即是擺不平公務員壓力所致。

促動公務員改變的樞紐,在於領導人。馬總統只在口頭上要求公務員為民興利是不夠的。而今,應該利用全面調整年金制度之際,提倡好待遇要搭配好績效的觀念,從制度上拉平政府和民間的待遇鴻溝,改變公務員吃大鍋飯習性,引進合理的公務人員考評汰弱制度,敘獎應以實際績效為主,為公務員體制注入活水,才能提升政府部門的競爭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