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2025.05.11 語音朗讀 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 立體模型 利用胎兒的超音波影像,製作出的立體模型。 圖/取自SWNS官網醫師運用3D列印,讓塔蒂亞娜透過雙手「看到」即將誕生的寶寶。圖/取自3D print官網巴西 3D列印 醫師運用3D列印,讓塔蒂亞娜透過雙手「看到」即將誕生的寶寶。圖/取自3D print官網加拿大 電子眼鏡 拜茲借助電子眼鏡,第一次看到孩子清晰的五官及四肢。圖/取自ABC NEWS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天是5月第2個星期日,也是屬於全天下母親的節日。對準媽媽來說,第一次看見孩子的超音波影像,無疑是迎接新生命的珍貴儀式;但對視障者而言,這份期待卻可能難以實現。幸好,科技正默默填補這項遺憾──3D列印與電子眼鏡等創新技術,正在為視障母親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動體驗。專家表示,3D列印技術透過轉換超音波圖像變成可觸摸模型,不僅提供視障準媽媽與胎兒的聯繫,也讓父母能更真實地感受新生命的存在。電子眼鏡則結合即時攝影與放大功能,幫助弱視者重新「看見」世界與親人,提升生活品質。點字刻下連結 讓母子相見 來自巴西的塔蒂亞娜.格拉(Tatiana Guerra)在17歲時失明,失去視力的她只能依靠醫生的敘述,想像小寶貝的可愛模樣。當她懷上第二胎、進行例行超音波檢查時,沒想到醫院安排了一個驚喜,醫師運用3D列印,根據胎兒影像數據,打造出兒子穆里洛(Murilo)的臉部立體模型。上面還刻有點字「我是你的兒子」,讓她能夠透過雙手「看到」即將誕生的寶寶。塔蒂亞娜感動地撫摸著模型,笑著說這像是一場美夢。塔蒂亞娜不斷撫摸著模型,彷彿透過指尖第一次與兒子相見。「我從來沒想過能在孩子出生前感受到他的樣子。」她說,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但那一刻,她「感覺」到了孩子的存在。在科技輔助下,塔蒂亞娜的願望成真,也讓更多準爸媽相信,愛的聯繫,不會因視力缺失而中斷。這項技術不僅應用在巴西,也在全球其他地區實現母愛的連結。美國馬里蘭州一位盲人母親艾利斯(Taylor Ellis)在懷孕期間,醫生運用胎兒的超音波影像,製作出立體模型,讓她第一次「摸到」還未出生女兒的臉。艾利斯激動表示:「女兒的鼻子就像她爸爸一樣,完美極了。」讀書給孩子聽 互動更緊密加拿大也有感人的例子。視障媽媽拜茲(Bize)視力幾近全盲,無法親眼看見兒子的模樣。如今借助電子眼鏡eSight,她的視力從0.008提升至能清晰辨識影像。透過鏡片內的攝影機與LED螢幕,她第一次看到孩子的五官,也能讀故事書給孩子聽,讓家庭的互動更緊密、更真實。全國盲人聯盟(NFB)代表梅莉莎(Melissa Riccobono)表示,科技應該造福所有人,尤其是身處育兒階段的視障者。她認為,3D列印不僅僅是工具,更是傳遞愛與希望的媒介。對盲人來說,他們無法看見典型的2D超音波影像,但透過立體模型,能「感覺」孩子的面容,想像他們的樣子,這份溫度是視覺無法取代的。 前一篇文章 紀念日條例三讀過關 國定假日增5天 下一篇文章 川普列20國關稅談判清單 包括台灣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極端氣候重創 全球香料危機高架橋下貨櫃教室 貧童翻轉人生印巴衝突釀38死 20年最嚴重 石磚路存廢 城市永續新考驗夢幻雪白棉花堡 漫步雲端新加坡國會大選 人民行動黨延續執政 作者其他文章改變150年設計 MLB魚雷棒紅不讓玻璃當畫布 打造奇幻3D世界川石會聲明 強調台海和平重要性廢棄物重生 拼貼動物寫真狗狗巴士上路 傳遞愛與希望歐盟與拉美4國 達史上最大自貿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