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抱寶懷珍 -- 順遊 滄海桑田 天送埤

楊慧玉 |2012.11.24
1103觀看次
字級
圖/記者楊慧玉

天送埤休閒農業區為何稱為「天送埤」?說法有二。一是取其自然天成、天送之水的意思;二是紀念最早來此拓荒、儲水建埤的平埔族人「天送」而來。然而當初所稱之「埤」早就乾涸,如今已是沃野千里,雖各有風情,仍不免引人滄海桑田之感慨。

老茄苳夫妻樹

老茄苳樹的所在,原是天送「埤」的所在。平原中緊緊相依的兩棵老茄苳,樹高三十公尺,遙望便能感受其氣勢;樹齡已有兩百多年,為宜蘭縣列管的珍貴老樹。由於位處低地,在多次氾濫沖積後,泥沙將老茄苳樹的主幹掩埋了,只露出上方分叉的兩根枝幹,雖說是枝幹,但壯碩得像是主幹一般,狀似相依相伴的夫妻。當地人傳說,很久以前鄰近的一戶人家,先生外出遭逢意外未歸,妻子日日等候,於是化為夫妻樹,亙古交纏、依偎,彷彿見證堅貞的愛情。

獨特砌石地景

天送埤居蘭陽溪中下游河段,位於蘭陽溪南端沖積扇處,山區的大石頭滾落沖移至本區已成小型卵石,因此區內小卵石遍布。早期先民開墾時,唾手可得的石頭便成為便利的建材。區內處處可見用石頭堆砌的田埂,順著地勢蜿蜒,隨著落差成為砌石梯田,景觀特殊而有味。

有別於一般鄉間的稻草垺,小卵石也被用來堆成為石草垺,甚至堆砌成石頭厝,把砌石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也造就天送埤獨樹一幟的農村景致。

天送埤舊車站

舊火車站建於一九二一年,是到天送埤的必遊景點。日據時代,因太平山蘊藏豐富的森林資源,為運木材需要而設置森林鐵道,起迄從羅東竹林至土場,沿途共設十站,天送埤站居中。五十六年後,山區檜木幾砍伐殆盡,火車站也隨之結束營運。

在這條森林鐵道中,保留原始建築的僅有天送埤車站及牛鬥的月台,而天送埤車站更是僅存的木造站體,更顯珍貴。這幢希臘藍的小木屋佇立於鄉間道路,斑駁的站牌訴說著過往的繁華,物換星移的歲月痕跡。

採日式傳統建築風格的火車站,注重門廊、半戶外空間,屋內刻意保留下擺設與文物。離站不遠處,留有當時因應通往牛鬥的鐵軌常因暴雨沖毀而設、調轉火車頭之用的火車迴轉盤,讓火車可以掉頭返回羅東,也是該站相當特殊之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