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金棗 酸甜有味

楊慧玉 |2012.11.10
1299觀看次
字級
林春煌

居雪山山脈南端,南倚蘭陽溪,員山鄉全區多為丘陵地,溫度、濕度以及恰到好處的日夜溫差,成為果樹生長的良好環境;所產金棗無論種植面積或產量都居全台之冠。

金棗又稱金柑,在台灣,除宜蘭之外,其他地方少有栽培,雖稱為「棗」,卻與棗類八竿子打不著,員山鄉農會推廣股股長黃朝安說,因為宜蘭人希望金棗能像黑棗、紅棗一般珍貴,所以才以金棗命名。

全台金棗栽培面積約為三百二十公頃,宜蘭就占了九成以上,主要產地集中於員山鄉與礁溪鄉,因氣候較濕冷,金棗的果肉帶酸味且濕潤,表皮細緻,製成蜜餞風味絕佳。

果粒小、呈長橢圓狀的金棗,屬粗放的作物,不太需要噴藥,但採果期前若逢下雨,最怕疫病而落果,讓心血付諸流水;而田間管理中,一顆顆摘採最耗人工。今年七十一歲,種植金棗近一甲子的林春煌說,以前種金棗是因為價格不錯,如今價格不好,只能和其他作物摻著種。

金棗鮮果價格比做蜜餞的要高出三至四倍,但須挑選最優質果實,採收得用剪的,又需要做分級包裝,較為麻煩,人力成本相對較高。而自台灣加入WTO之後,許多製造商選擇進口金棗為加工原料,成為金棗農生存最大的威脅。

金棗是柑桔類中唯一連皮一起吃的品種,能攝取果皮中富含的果膠和維生素,而金黃色外皮更被視為吉利象徵。「吃金棗,年年好!」金棗產期從十一月到翌年三月,現在正是品嘗時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