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呼籲,美國人縱飲,每年並造成七萬多人喪生。縱飲的定義是女性在同一場合喝至少四杯酒,男性五杯。
美國曾在一九二○至三三年實施禁酒令,但效果不彰。禁酒的初衷是好的,酒精有害身體健康,而且酗酒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後果,譬如酒後開車,但貪杯者並未因此戒酒。
著名的芝加哥黑手黨因私酒而發展壯大,警察也日益腐敗。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甲醇做酒精,使中毒、失明、殘廢、死亡的人數急劇增加。後來,羅斯福競選總統時,把廢除禁酒令當作競選綱領。上任後,實施近十四年的禁酒令畫上句號。
由於宗教原因,幾乎所有穆斯林國家都禁止喝酒。二十世紀初,北歐各國也曾推動禁酒,譬如蘇聯、冰島、挪威、芬蘭等。
德國則每年舉行全球最大的啤酒派對「慕尼黑啤酒節」,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長達十七天盛會,吸引全球觀光客,在大街小巷的啤酒蓬下把酒言歡。
禁酒令是道德理想主義的勝利,但禁酒政策在西方社會並不成功。現代的禁酒運動則是要求立法限制,以減少酒的銷售與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