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東豐社區 催化有機生活態度

楊慧玉 |2012.08.11
965觀看次
字級

既以東豐有機米馳名,對東豐社區而言,「有機」不僅是一個名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要老農接受有機概念,常是推廣過程中最難跨越的藩籬,東豐有機米的發展也不例外,東豐里里長曾國旗轉而從下一代的教育著手,將有機融入鄉土教學,與玉里樂合國小合辦「有機學校」,讓孩子體驗有機米的栽培過程,明白「汗滴禾下土」的勞苦;當一期耕作結束,換得餐桌上晶瑩噴香的米飯,孩子成就感十足,友善環境的概念已向下扎根,也影響家長與周遭長輩。

曾國旗表示,許多年輕人遠赴都市發展,農村中隔代教養的情況普遍,透過體驗,孩子若懂得彎腰,便能學會謙恭;能體認長輩耕耘、養育的辛勞,就能心懷感恩,懂得尊天敬土。

在糧食自足隱憂與基改食品橫流下,除了稻米外,區內也開始種起原生種小麥、黃豆、黑豆等,同樣採有機方式栽培,第一年失敗,今年收穫七成,曾國旗頗為振奮:「這宣示著,台灣的土地也適合栽培這些雜糧!」他計畫未來繼續擴大雜糧有機栽培面積。

「農村的產業是基礎,有了穩定的生活才能考慮生態。」曾國旗指出,唯有透過其他產業的結合、社區的參與,才能全面推廣有機,將其內化成一種生活態度。社區今年三月與主婦聯盟、喜願小麥、聯華麵粉合辦「小麥音樂會」,未靠政府補助,所有工作由社區居民自行認領,並由當地高中及中小學學生擔綱演出,「當圓滿落幕的那一刻,居民都好感動!」

草根的力量也摻和了玉溪地區農會的協助,包括輔導居民製作手工藝、染布、研發地方特色料理等,農會推廣股股長陳文斌認為,農村發展要有新思維,才能吸引年輕人回鄉。

陸陸續續地,像曾國旗這樣的年輕人回來了,為農村挹注延續的活力,開創不一樣的風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