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田。圖/記者楊慧玉
魅力「綠鑽」綠竹筍
一般人對觀音綠竹筍比較熟悉,其實,全區三分之二為丘陵地的五股,綠竹筍栽培也十分普遍,栽培歷史頗為久遠。尤其位於北面的觀音山,土壤夾雜沉積的火山灰,礦物質豐富,種出來的綠竹筍纖維特別細緻,向來是市場寵兒。
每年五到十月是綠竹筍的產季,剛好跨越整個炎夏,這段時間也是筍農最忙碌的季節。
砍掉無法生產的老竹、翻土,讓土壤中的壞空氣逸散、曬土……,依筍農說的:「寒冬都只穿件短袖汗衫!」便可見每項作業都相當耗體力,「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這句老生常談可貼切形容。
五股距離主要消費市場近,區域內有不少農民改採精致栽培,以五股區農會蔬菜產銷班第九班為例,班員十八人,就有五位農民採有機栽培,十位農民通過產銷履歷認證。得來不易的果實,讓農民分外珍惜,多是自產自銷,雖然又多了許多工序,但可避免盤商剝削。
為了再提升五股筍農收益,新北市五股區農業旅遊發展協會將於七月十五日舉辦竹筍節,民眾可體驗採筍樂趣,現場還有試吃及竹筍料理推廣,邀請民眾感受五股的「綠鑽」魅力。
平地高接梨‧有機蔬菜
適合栽培於低溫山區的水梨、水蜜桃,在五股也有種植。
捨不得砍掉父親留下的梨樹,吳永田三十年前開始研究在平地栽培高接梨,歷經十年摸索與血本無歸的煎熬,終於從經驗中掌握關鍵技術,成功種出質量兼具的高接梨,還因此獲得十大神農殊榮,繼之,平地水蜜桃也加入生產陣容。
在五股種植高接梨與水蜜桃的吳永田可說是「稀有動物」,只能單打獨鬥,不但知識與技術得靠自己精進,連行銷也得自己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他必須以品質取勝,除了建立自己的品牌「旗竿湖梨園」之外,也著重視場區隔,所栽培的「蜜雪梨」在市面較為少見,產期約在七月中旬到九月中旬,強調不施賀爾蒙、在欉九分熟摘採,要讓消費者吃到最新鮮、安心的農產品。
六十三年次的莊崴森在農業領域算是「幼齒」,幼時看著父親邊噴農藥邊抽菸,八、九年前陪伴父親病榻期間,他開始有了有機栽培的想法。民國九十四年,原本從事機械設計的他決定回鄉,沿續父親所留下的農地。
未有「正式」種植經驗的莊崴森,一開始就投入難度甚高的有機栽培,經營慘不忍睹,不但瘦長的有機竹筍曾被誤認是桂竹筍,不施藥的高麗菜也不敵蟲蟲大軍,只剩下葉脈,成了一顆顆小繡球。在經濟壓力下,莊崴森曾萌生放棄念頭,但在施用過一次農藥後,眼見其「通殺」的威力,讓他更堅定走有機栽培的路。農場在虧本三年後終於有了轉機,如今不僅通過有機認證,甚至在當地起了示範作用,許多農民紛紛嘗試起有益環境生態的栽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