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人 巴錦楙 堅持百分百有機

楊慧玉 |2012.06.30
1400觀看次
字級
圖/記者楊慧玉

在只見雜草不見鳳梨的有機鳳梨田裡,巴錦楙笑說:「我們不是懶惰,只是那塊才除完,這塊又長起來了。」在農夫市集裡,許多消費者質疑台灣是否有真正有機農產品,巴錦楙自信滿滿地說:「我種的有機鳳梨絕不遊走紅線,一定要做到百分百。」

巴錦楙原從事高科技產業,離開台積電時已擔任經理職務,「跨界」投身有機鳳梨栽培並非一時興起,而是不捨土地遭到化肥、農藥蹂躪,他想找出一條「種有機也能賺大錢」的路,讓農民可以顧腹肚,也讓土地可以重獲新生。

「理想」往往要面對「現實」的挑戰,稍為「讓步」通常是無可避免的選擇,但巴錦楙卻怎麼也不肯妥協。有機栽培最難纏的對手,是除也除不盡的雜草,雖然可以選擇覆蓋雜草抑制蓆,但恐怕阻礙土壤呼吸,因此儘管所投注的人力成本高達總成本的五成,他還是堅持不使用。不僅如此,巴錦楙還特別挑選扎根較深的雜草(綠肥)栽培,一方面盤固土壤、抑制其他雜草生長;一方面讓土地獲得最天然的養分。

巴錦楙從未將自然界的任何一員視為敵人:「牠們為了生存也很辛苦!」為解決病蟲害、鼠患,農場裡的三位科技農民展開一連串農地實驗。研究以大蒜萃取液及苦楝油作為蟲害防治利器;因不忍殺生,故不用老鼠藥,改用補鼠籠,又餵老鼠吃豆餅,但效果有限,今年索性削些次級鳳梨請牠們吃,在享用香甜的鳳梨大餐後,鼠輩們竟然懂得口下留情,不再亂啃等待上市的鳳梨。

四年多來,有機鳳梨栽培的難題一步步獲得解決,田間生態也應有盡有,但銷售卻面臨瓶頸。一顆兩、三百元的有機鳳梨,再如何有益健康、如何香甜細緻,如果消費者無法理解背後的價值,就不會花錢購買。儘管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但巴錦楙說,他還想再努力一下、再堅持一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