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晚投宿的地點離海很近,也離台塑六輕工業區不遠。據說,在夜晚少霧時,可輕易在一片漆黑中認出方位,因為只要四處張望一下,便能看見遠處燈火通明的工業區,如野火燎原般發散著通紅的熱力,沒日沒夜地運轉著。不巧當晚多霧,未清晰見著那壯觀場面,但仍可隱約從泛紅的彼端描繪出輪廓。
螃蟹大軍咕嚕嚕
海邊的清晨,應該早起。不只是為了那份靜謐和清爽,還為了躲避那炎炎日頭。
都市人自以為的早起,比起當地住民可算晚了。當信步走到退了潮的沙攤地,才發現遠處早已有人在採蚵、耙蛤仔……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我並不太清楚除了這兩項活動之外,他們是否還尋找些什麼?畢竟在這片生態豐富的泥灘地上,似乎是應有盡有。
仔細一瞧,淺灘上常見的螃蟹,除了台灣招潮蟹以外,數以萬計、各式各樣的螃蟹大軍,數量大到令人起雞皮疙瘩。只消靜立一、兩分鐘,就能側耳聽到泥灘上一個個小洞口傳來細細碎碎的竊語:「咕嚕嚕嚕」,彷彿是相互通報警報解除般,接著便一隻隻爬出洞口覓食、交誼。
人工打造逆自然
當注意力從螃蟹移開,抬頭驚見遠方便是昨晚未能看個清楚的台塑六輕廠,一時錯愕,怎麼前一刻才徜徉於自然的驚奇,下一刻又得面臨人類經濟發展對自然衝擊的難堪?陷入思索的同時,被螃蟹大軍包圍著的我,聽見牠們「咕嚕嚕」地議論著,也聽見那頭的台塑王國「轟隆隆」地咆哮著,心底的愧疚油然而生,為何人類在巧取豪奪自然資源時,總能那麼理直氣壯?盡享其利,卻將問題丟給環境、丟給弱勢族群去承擔?
台塑六輕廠半日遊行程,一般人大概不會太感興趣,卻可開開眼界。所為「六輕」,即為台灣第六套輕油裂解廠,於民國八十年選址於雲林縣麥寮鄉,園區面積約兩千六百餘公頃,其計畫開發的麥寮區和海豐區,位於雲林縣最北端濁水溪出海口,大部分土地平時均位於海平面以下,因此必須大舉進行填海造陸工程,造地面積達兩千兩百五十公頃,約是台北市面積的百分之八。無怪乎有人說,到六輕廠見識了廠區的宏偉,回家後肯定會多買幾張台塑股票。
為後代保留淨土
廠區內被暱稱為「小白宮」的迎賓大樓,不辜負其美名,以大理石打造得氣勢磅薄。未進入前,車道上停了兩輛電視台的SNG車,以為當天又有工安事件發生,向前詢問才知,是當地民眾針對前幾天的工安事件來抗議,但已經散去。而攝影記者見我們一群人包車前來,還以為也是來抗議,本來準備採訪我們!?唉…相互表明來意後,只能相視苦笑
了……
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待。不可否認的,台塑王國為台灣創造了驚人的經濟產值,但其所信誓旦旦的工安品質,亦在幾次的工廠大火後,讓人難以信服。在「暢」遊台塑六輕的同時,心裡卻想著,彰濱海埔地上的子民,應該慶幸他們堅持不讓國光石化在此設立,才能保存最後這片清淨濕地,好「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