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數萬人為反對毒品暴力,在首都遊行,穿白色T恤,寫著「血流夠了」,抗議政府在全國部署數千名軍警,卻未能有效打擊販毒暴力犯罪。
墨西哥二○○六年發動掃毒反黑,動用數千名特種部隊及兩萬多名警察,經過近五年「戰爭」,但約三萬五千人死於毒梟手下,治安更加惡化。三十一個州中的十七個州已成「毒品王國」,有組織犯罪普遍滲入政府、法院和警察系統。
黑幫的專業化和恐怖主義化,已超越傳統意義的犯罪集團,幾個主要毒梟擁有超過十萬武裝成員,絲毫不怕與只有十三萬人的政府軍作對;他們射殺警察,使無人敢擔任警長,他們甚至威脅檢察官與法官,政府高官也難逃一死。
墨西哥毒品戰爭
十大國際新聞
墨西哥販毒暴力猖獗,已非「國內大事」,而是「國際大事」。
今年二月,美國兩名駐墨西哥官員被黑幫槍殺,令美、墨政府大為震驚。三月,歐巴馬訪問智利,強調拉丁美洲安全已對美國和拉美構成全面挑戰,「犯罪集團和毒品走私不僅威脅我們公民的安全、經濟發展,更直接威脅西半球的民主」。
接著訪問薩爾瓦多,歐巴馬更承諾給予中美洲國家兩億美元,用於打擊有組織犯罪、改善治安。美國此番表態,核心實直指墨西哥,去年十二月美國《時代》周刊即將「墨西哥毒品戰爭」列為當年十大國際新聞。
對墨西哥政府來說,想要短期內剿滅販毒集團並非易事。黑幫存在的基礎是美國龐大的毒品市場,只有斷絕在美國的「根」,才能斬除墨西哥及其他拉美國家的「葉」。
美墨邊界軍事化?
二○○六年,美國打算在美墨邊界部署國民警衛隊,消息見報後,引起墨西哥關切。布希隨即向墨西哥總統保證,美國不會讓兩國邊界軍事化。國民警衛隊隸屬各州政府,並非真正的軍隊。
美國為防止墨西哥黑幫越境騷擾,一方面從資金、技術、情報、人員培訓等各方面,幫助墨西哥政府反黑掃毒;另一方面修建了「邊境隔離牆」,嚴密程度不遜於柏林圍牆。
美墨邊境隔離牆全長三千一百六十九公里,用一道道鋼板相連,每塊鋼板標有序號,如果某一序號隔離牆發現「警報」,邊境巡邏警察便會立即趕到。在海灘、沙漠和峽谷等地勢複雜地區,甚至設置兩道隔離牆。
只不過,每年進入美國的一千一百萬非法移民中,仍有約五成五是從這堵牆穿過來的,他們或者攀爬,或者挖地道。至於毒梟,當然也無法阻止他們。去年十一月,墨西哥警方發現一條六百公尺的隧道,連接蒂華納市與美國加州,隧道內堆積了二十四噸大麻。
毒販「客戶」
達四千萬人
在五年「戰爭」付出三萬五千人死亡的代價後,和平並未眷顧墨西哥。
為何一個自由化和民主化的國家,毒品戰爭造成的傷亡卻與伊拉克、阿富汗相彷彿?「墨西哥離上帝如此之遠,離美國卻如此之近。」墨西哥政府通常這樣解釋毒品經濟生命力頑強的原因。
據保守估計,墨西哥毒販「客戶」達四千萬人,包括四百七十萬墨西哥人和三千五百萬美國人,銷售金額超過八百億美元。美國市場不但刺激墨西哥毒販,某方面來說,美國「不夠積極」的反毒政策也助長了毒犯氣焰。
在墨西哥政府幾乎抱著與敵同亡的態度拚命和毒梟作戰時,美國加州卻立法準備讓大麻銷售合法化;大麻占了美墨毒品貿易約一半的量。墨西哥政府迄今繳獲毒梟八萬四千件武器,但它們大多來自美國。
美墨邊境三千公里的隔離牆,似乎保衛了美國安全,也隔開了兩個國家、兩個世界、兩種生活。
墨西哥要求
「別裝神弄鬼」
去年十月萬聖節前兩周,墨西哥發生四宗毒梟集團火併,都是集體屠殺,共四十九人遇難,震撼全國。幾個美墨邊境城市甚至要求民眾「別再裝神弄鬼」。
這些城市發布通告,提醒民眾萬聖節到十一月二日的萬靈節(逝者日)期間,不要在夜間參加傳統慶祝活動,更應避免裝神弄鬼活動。還有城市規定,進入公眾場合和參加活動時須取下面具;馬塔摩洛市警察局長說得更乾脆:「晚間戴面具上街如遇臨檢不取下,將當作嫌犯逮捕。」
軍警與毒梟的「戰爭」不斷,毒梟間的火併更經常上演,使新聞中大量出現斷頭或橫屍遍地的血腥影像。墨西哥衛生部的報告指出,墨西哥人罹患精神病數目與年遽增,與此有直接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