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容十二現】慈行童女

林孟蓉 |2011.04.04
1834觀看次
字級

善財童子在拜別勝熱婆羅門後,接著來到師子奮迅城的毘盧遮那藏殿參見慈行童女,善財童子於殿中見慈行童女身邊圍繞著五百童女,面容端嚴,以梵音為眾演法。

經文中記載,慈行童女是師子幢王之女,因過去久劫所修之善根,成就「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亦即善財童子在毘盧遮那藏殿所見一切,舉凡殿中所有之磚、牆、庭、台、樓、閣……一切眾相,皆具足大願、功德,轉妙法輪。

版畫主要以陰刻呈現觀音,菩薩一手持缽,一手持楊柳,端坐於白象上,駕雲飛騰。另以陽刻呈現座騎「大白象」,在創作者刻意的強調下,「大白象」的意像讓人聯想到菩薩「忍辱負重」的精神。

菩薩之所以堪稱菩薩,是因為菩薩善調御心,為了一切眾生,堪任重擔而無厭惓,譬如象王。所以,「大白象」在此處的表現可以說是意義深遠,與善財童子參見慈行童女無直接關係。

偈語作者是寶寧仁勇禪師,宋代浙江寧波人,於楊岐禪師處頓明心印;岐沒,參白雲守端禪師,研極玄奧,有法嗣十二人,《續傳燈錄》、《聯燈會要》等有傳。

偈語:「象王行處絕狐蹤,象子雄雄繼此風;休說二十季後事,縱塵沙劫又何窮。」被收錄在《保寧仁勇禪師語錄》和《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象王行處絕狐蹤」原是宋代首山禪師對善昭禪師的啟悟之語,爾後,遂演變為曹洞公案,燈錄中有一段師徒的對話。

徒弟問禪師:「祖意、教意,是同

?是別?」

禪師說:「師子窟中無異獸,象王行處絕狐蹤。」

簡白的對話讓人不知所措,也很難揣測師徒問答之間的禪味妙意,不過禪師說「師子窟中無異獸」和「象王行處絕狐蹤」,卻道出了祖師西來意的禪髓!

達摩傳燈時有一個「皮、肉、骨、髓」之喻;「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得其「皮」;「見而不見」得其「肉」;「無法可得」得其「骨」:慧可默然禮拜得其「髓」。

禪,是超越一切文字牢籠,用肢體、動作、表情、音聲、當下、剎那展演出禪的精髓,這樣熱情又冷靜的出現,正如暗夜中悄然綻放的沉香,如來法身密意頃刻湧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