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焜玉院長 科普談血液

周慧珠 |2010.12.19
1942觀看次
字級

每個人的身體,都流動著約占體重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血液,但是卻不見得人人知道血液的奧秘。

國際知名血液腫瘤醫學權威、國家衛生研究院伍焜玉院長以《血液的奧祕││你必須知道的血液知識》告訴大家血液的發現史。

十二月六日那一天,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張俊彥教授、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吳妍華校長、中研院生技中心執行長梁啟明教授等齊聚一堂,以《血液的奧祕││你必須知道的血液知識》出版為引子,談笑中深刻探討了科普話題。

科普 科學 PLUS人文關懷

這不是一本教科書,是伍焜玉院長以深厚的醫學造詣、人文素養與關懷生命的哲學思考,深入淺出,引導大家透過歷史背景、思索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的主題,以說故事的方式述說血液學的知識;融合人文、醫療與科學的多元觀點,從遠古時代、中古世紀到最新研究發現,看人類如何透過科學及醫學的演進,逐漸解開血液的奧秘。讀者透過閱讀本書,縱橫古今,從多元面向探索血液中蘊藏的寶貴知識。

自遠古以來,人類就對血液充滿好奇與幻想,在文學上,血液象徵著正義;在哲學上,血液代表靈魂的所在;在充滿迷信的時代,認為放血除邪可治百病;直到科學啟蒙後,才揭露血液所蘊含的精密設計。

血液 箇中有智慧

長時間在美國進行醫理學術研究的伍焜玉表示,很早期便被血液中血球的精緻設計及智慧所吸引,讀完醫學系及研究所後,回到臨床醫學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很快就決定專攻血液科,並且選擇血小板及血栓作為研究題目,深造下去,愈來愈有心得。

無論在研究、診療及教學,都取得收穫和成就,在國際血液研究領域,也是受人尊重,享有名聲,但是,伍焜玉卻說,在血液面前,仍得謙虛受教,可以說是一生都學不盡,剛學完了一些,新的發現很快就又來臨,就這樣過了半生。對血液的了解愈深,愈能感受到血液中的智慧。

  二○○八年,伍焜玉受中央研究院邀請,參與該年度蔡元培院長講座的科普演講。這個講座是紀念中研院首任院長蔡元培先生的年度盛會,目的是將科學領域的知識以通俗語言作介紹。當時他有點徬徨,但突然間靈光一現———何不講「血液與生命」?

那天,天氣很差,雨很大、他猜想參加的人一定會很稀少。沒想到,演講還沒有開始,整個演講廳已滿座了!參與的人有一群高中生、有中研院院士、大學教授、中學老師等等。他講完後,聽眾反應熱烈,大家共同討論了許多有趣的問題。許多參與者覺得這個題目很有趣,不只能夠了解血液的科學,也可以了解人類對血液的看法及歷史演進。

因此萌生寫一本血液奇妙功能的科普書籍,希望讓高中生到中研院院士都看得懂。之後花了半年的時間斷斷續續創作,最後再統整完成包括血液組成要角、血液循環、流血與止血、放血與輸血、血液疾病、血液恐怖分子與血翁尋寶等篇章。

全書以推理小說、抽絲剝繭方式,釐清與血液有關的歷史、醫學、科學,以及諸多生活用語、情境常見的謬誤。例如,電影、戲劇中常出現劇中人物被人一刀插進肚子,口中瞬間噴血而死。但臨床醫學卻指出,這是戲劇誇張渲染手法,事實上,一般刀傷、槍傷僅會引起局部出血,或腹腔、胸腔內積血,只有在偶然情況下,傷口得深至呼吸道或食道引起出血,血液才會迅速由傷口噴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