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傳.燈 《現代文學》到《聯合文學》 周慧珠 |2014.01.12 語音朗讀 64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以白先勇為封面人物的《現代文學》雜誌。 新版第一期的《聯合文學》,以白先勇為封面。 一九六○年《現代文學》。 高智洋/攝影 一九八四年《聯合文學》創刊號。 圖/聯合文學提供 《聯合文學》改版記者會上,白先勇歡喜為讀者簽名。 圖/聯合文學提供 《聯合文學》改版記者會上,白先勇歡喜為讀者簽名。 圖/聯合文學提供 白先勇與林載爵都對《聯合文學》的發展與文學閱讀年輕化充滿希望。 圖/聯合文學提供 所有文學活動都是以作家、書籍及讀者三方面的參與為前提。 ——法國文學社會學家埃斯卡皮 (Robert Escarpit)《文學社會學》 作家源自讀者,書寫來自閱讀,文學雜誌作為文學傳播媒介,在作家與讀者之間,同時扮演橋樑的角色,反饋到文學發展史上,亦復如是──文學雜誌再現了文學發展的相貌與履跡。 ——向陽 一九六○年三月,當時台灣大學裡的文青白先勇,與同學歐陽子、陳若曦、王文興、李歐梵、劉紹銘等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雙月刊雜誌。 發刊詞上寫著:「我們打算分期有系統地翻譯介紹西方近代藝術學派和潮流,批評和思想,並盡可能選擇其代表作品。我們如此做並不表示我們對外國藝術的偏愛,僅為依據『他山之石』之進步原則……我們感於舊有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不足以表現我們作為現代人的藝術情感。所以,我們決定試驗,摸索和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現代文學》從此成為一個時代青年的文學情懷與態度的重要註記。一九七三年九月第五十一期休刊,一九七七年八月復刊,但發行二十二期後,停刊於一九八三年九月。一九八四年《聯合文學》創刊。 白先勇認為,「聯合文學」就是「現代文學」精神的延續,「延續我們對文學的傻勁」。辦一份雜誌需要文學使命感,如此文學傳燈的因緣,回朔到一九八二年…… 白先勇將作品《遊園驚夢》改編成舞台劇,在國父紀念館演出,《聯合文學》雜誌創辦人張寶琴,當時也是製作團隊成員之一。 在之後某次聚會上,白先勇談起剛停刊的《現代文學》雜誌,甚是悵然,他認為一本雜誌停刊是文學界的損失。而正巧張寶琴也提及希望做點文化事業,於是白先勇鼓勵張寶琴「來辦本文學雜誌吧」。 於是,文學雜誌有了接力,一年後,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聯合文學》正式創刊,由聯合報系故董事長王惕吾先生創辦,張寶琴女士任發行人,社長為蔣勳先生,龍應台女士任名譽發行人。 《聯合文學》30年而立 更顯活力 《聯合文學》秉持著作者、讀者、編者三位一體的思考,以「作」、「讀」、「編」三者共有、共治、共享為出版宗旨。 一九八七年六月,進而成立「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秉承「傳承文學傳統、匯集文學資產、鼓勵文學創作」宗旨;該公司現已改制為「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始終秉持出版文學好書、樹幟文學楷模、建構文學重鎮、擴伸文學視野的高標準而自許,現有七大書系,已出版近千種叢書。 《聯合文學》成立迄今三十年,去年十一月起脫離聯合文學出版社,將經營重任交給同為聯合報系的聯經出版社,由林載爵擔任發行人,總編輯仍是王聰威。今年一月出版的第三百五十一期,已換上新裝,除開本變大,由原本的全紙十六開本改為菊八開本,並成為台灣首本全彩印刷的文學雜誌。 純文學能量不滅 網路崛起、通俗易讀的輕小說當道,全世界都出現「文學已死」的警訊。但白先勇認為,「嚴肅的文學一向是小眾讀者,最早還只是朋友間的分享。」。他指出,唐代「詩聖」杜甫的詩,也是到宋朝才開始流行;「文學雜誌不能以讀者多寡判斷影響力」,以少數人的執著堅守純文學陣營的雜誌,耐心地培養嚴肅文學的作家與讀者,「是一個時代不可或缺的精神堡壘」。 林載爵強調,以八十頁推出飲譽華人世界的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專輯,表達這本文學雜誌一如既往,「永遠守著文學的核心」。王聰威表示,《聯合文學》要「讓文學成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白先勇說,他從這些年輕編輯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對文學痴迷的傻勁。今天年輕人接過《聯合文學》,要繼續把它辦成讀者、尤其是文學青年的「精神食糧」。 《聯合文學》雜誌三十年改版,已歷三十春秋的白先勇經典文學《孽子》也將再度搬上舞台。對此巧合,白先勇既興奮又感慨。他認為,純文學雖然小眾,影響力卻不可小覷,其力量可能得累積幾十年或百年,才會被發現。 隨緣不變 不負文學初心 《聯合文學》自始迄今,主張「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應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希望能將文學普及化,融入人民的生活中」。 林載爵說,接下這個擔子,是因為看到《聯合文學》改版有無限的機會,在承載文學靈魂和基本價值下,嘗試將文學的鏡頭擴及藝術、音樂、旅遊等跨界領域,以更時尚、貼近生活的風格,邀請新世代讀者親近、閱讀純文學。 大幅度改版,讓讀者大感驚訝,除了更大開版、全彩印刷、中式直排外,新版《聯合文學》創刊號上,以白先勇的《孽子》為專題,以十七篇文評、八十頁的規格向經典致敬。此外,每期推出一本一萬字「名家別冊」,摘錄小說,滿足喜好文學讀者的閱讀欲。本期別冊為作家蔡素芬新小說《星星都在說話》;此外,還刊登了陳若曦撰寫的「大陸上的女作家」,還有著名作家韓少功的專欄「歷史的破網」。另外,為了因應大眾的閱讀習慣,新版的《聯合文學》也規畫一系列作家旅行、飲食和畫展等,和生活更貼近的主題。 林載爵更指出,《聯合文學》未來將以加1的方式推行,除了每月一刊,每年將不定期另外出一本作家專輯。 青春文學不留白 白先勇說,《聯合文學》歷經三十年仍未脫漆,還能維持相當素質,為青年作家帶來影響力,尤其是屬於小眾藝術的「嚴肅的文學」,能提升藝文愛好者的精神層面,著實值得鼓勵。 然而,文學雜誌的閱讀,是否能吸引年輕人注目? 王聰威說,在當代思潮與生活習慣的變遷之下,新版的《聯合文學》更重視對生活層面的結合,目錄標題更生動活潑,拉近文學的距離,讓讀者也有參與感,塑造文學就在生活中俯拾即是的概念。當然,雜誌的重心仍然以文學為主,本期內容仍有五成的比例是「嚴肅的文學」。 白先勇則表示,他曾深入校園,了解文學在教育現場的實施情形,發現其實仍有不少青少年能理解文學中的細緻情感,其程度甚至遠超過一般想像,所以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老師能不能有效引導有密切關係。白先勇認為,永遠有一批重要的讀者必須被挖掘,他肯定台灣學生的閱讀能力,也看好改版的《聯合文學》未來發行量。 前一篇文章 【兒童˙少年Young&Youth】 下一篇文章 新聞眼 --傳家寶藏 在圖書館裡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兒童˙少年Young&Youth】 千川入江河 波瀾周回2014春天讀詩節——詩情畫意讀臺灣系列【書展回眸】 簡體館 文史藝術16000冊展售巨流河浩浩蕩蕩【逛書街】 史傳德書店 進駐精品服飾店 作者其他文章愛書人手札 道藝交參 畫禪一如 ──林谷芳《諸相非相:畫禪二》慧開法師:生死自在愛書人手札 古調新彈 歌猶好千川入江河 波瀾周回和平飲食 素食覺知同理心對萬物善護其心 長養慈悲 護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