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8】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34

星雲大師 |2019.07.15
2006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萬壽園。圖/佛光山提供
佛光山萬壽園。圖/佛光山提供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10

安寧病房的照護須知

【問】目前社會上有不少醫療機構或慈善團體,都針對臨終關懷而設立「安寧病房」。可否請大師介紹有哪些地方可以提供這種服務?護理人員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答】隨著「臨終關懷」的意識普遍被推展,目前台灣設有臨終關懷的醫療機構,計有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安寧照顧基金會等。此外,不少醫院都設有安寧病房,如:台大醫院、馬偕醫院、耕莘醫院、榮民總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慈濟醫院等,組織更為龐大,結合了醫師、護理師、營養師、藥師、物理治療師等成員,藉各種方式減輕、緩和病人身體的痛苦;並有社工人員、宗教人士的加入,令患者消除恐懼死亡的心理,更由於宗教的力量,能使臨終者得到安慰和引導。
「臨終關懷」主要目的是幫助病人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因此在護理的時候應注意以下的事項:

一、認識臨終病人的心理變化
臨終者所面臨的情緒變化各有不同,家人、義工、慈善人士、宗教師等,都應該要了解,而給予適當的協助。例如:
1.恐懼:要設法使臨終者心生喜悅,無諸恐懼顛倒。
2.憤怒:要安慰臨終者,使情緒平靜,萬緣放下,不生愛憎。
3.罪惡:讓臨終者不要有罪惡感,教他念佛可以消除罪障。
4.不捨:勸導他對世間的親人、財物不生貪戀之心。
5.擔心:讓病患放心,不必掛念閒雜人事。
6.無助:讓他知道很多親人朋友做他的精神支柱。
7.自暴:鼓勵他堅定信心,念佛必生極樂國土。
8.孤獨:不要讓病患感到病床上的孤獨。
9.沮喪:病患即將離世時,若有沮喪、無奈,應給予適當的安慰。
10.無知:告訴他將到清淨安樂幸福的國土,讓他知道未來有無限的希望。
二、正視臨終病人的需求
從事臨終關懷者,應為每一位病人製作懇談資料表,以了解其個別的需求與願望,或從觀察而得知其所求。例如:
1.希望明白病情。
2.希望獲得別人寬恕。
3.了解寬恕他人。
4.希望別人對他的關懷。
5.與親友見面。
6.對生命的了解。
7.宗教信仰的渴求。
8.後事的安排。
三.給予臨終病人的協助
從事臨終關懷者,應有高度的慈悲、耐心,以及具備各種能力、常識,協助病人無憾的走完人生,為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例如:
1.以關心的態度專心傾聽他訴說。
2.讓他所愛的人適時給予關懷,並陪伴身旁。
3.尊重病患者的宗教信仰。
4.講說懺悔得救的故事及道理。
5.安排法師或宗教人士與其談話,或為其開示說法。
6.儘可能滿足他心裡的希望。
7.共同討論他心中的願望。
8.告知醫師,減輕病者肉體痛苦,保持神識清明。
9.幫助病患及其家屬維持正常生活型態,以及預備後事。
10.保持病人心理的平和。
11.為他助念,使之提起正念,安然離去。

人的一生,有兩個問題,一是「生」,二是「死」。生時,有父母養育、老師教導;長大則結婚、生子、創業、功名富貴……年老則要照顧,生病則要看護;死時的殯葬、告別式、火化、安葬……為人子孫者要跑好幾個地方,才能完成這人生最後一件事。

在佛光淨土完成一生

佛光山有鑑於此,為了圓滿解決人生最後的問題,特於民國72年(1983)興建完成萬壽園,並做有系列的整體規畫,三樓至六樓為奉安靈骨與牌位之用的「萬壽塔」;一樓「功德堂」主要供殯葬奠禮用,共有「九品廳」、「蓮華廳」、「圓滿廳」、「福壽廳」等四間大小奠悼廳做為停靈、憑弔告別祭奠之用,另有東西兩個客堂,可供信徒洽詢及亡者家屬休息。
二樓「如意居」則專為病危者及看護的家屬居住用,內有廚房、浴廁、醫務室等設備,同時可供六位患者使用,分別是「如意居」、「有德居」、「菩提居」、「般若居」、「福慧居」、「和悅居」等。
臨終者的家屬可以陪著一起住進來,全心全意的照顧臨終病人。如果病人痊癒可以回家,一旦往生,彌留時,有法師為其助念。接著後事的辦理,從入殮、告別式、火化、進塔,都由佛光山一貫作業,圓滿後事。
有鑑於一般的喪事,從生病往生到安葬,家屬都疲於奔命,佛光山對一個人生的完成:從生到死,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務,且每天早晚除課誦外,並在春秋兩季舉行超薦佛事,不僅生亡兩利,也淨化了喪禮奢靡的風氣。
佛光山對人一生的完成,除了本著「以慈善福利社會」,在慈善事業方面辦有育幼院、佛光精舍、佛光診所、萬壽園、友愛服務、冬令賑濟等養老育幼、老病死生之照顧外。另外並從文化、教育、社教、活動等多管齊下,希望透過佛法的教化,對世道人心的淨化、社會風氣的改善,人文思想的提升、精神生活的充實、慈悲智慧的開展,都能有所助益。
然而社會上有一些不明就裡的人,他們無視於佛光山對佛教發展以及社會教化所作的貢獻,經常批評佛光山商業化,指佛光山很有錢。
其實,佛光山不是很有錢,而是很會用錢,今年的錢用出去了,明年乃至後年的錢也用出去了。在「日日難過日日過」的生活下,我們將每一份淨財都用在培養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業上。
佛光山不以矯情的眼光視金錢為罪惡,也不濫用金錢、積聚金錢而使金錢成為罪惡的淵源,我們的信念是要藉著佛教的力量,把苦難的娑婆世界建設成富樂的人間淨土,讓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能在佛光淨土完成,而不是等到臨終時才想到佛教、想到未來的歸宿。(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