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4金剛經講話】金剛經講話第一 諸相非如來實相分第五 (1)

星雲大師 |2019.07.14
3458觀看次
字級
菩薩坐像/宋代/美國加州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如來身者,即法身也。諸佛以法性為體,

這個離相清淨與真理契合的法性身,才是如來的真身。

三十二相,不過是有為的生滅之相,

是三世諸佛權巧方便的機宜,透過相好莊嚴,讓我們生起渴仰之心,進而覺醒自我本性之中,亦有個巍峨莊嚴清淨之身。

譯文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見到佛陀有形色的身相,就是見到如來嗎?」

「不是的,佛陀!不能夠將所見到的佛陀有形的身相,認為是如來真身。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說的身相,指的是有形的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是因緣生滅、虛妄不實的,並非真實的法身。法身無相,只有透視五蘊假合的幻相,才能親見如來不生不滅的法身。」

佛陀告訴須菩提說:「不僅佛身如此,舉凡世間所有生滅遷流的相狀,都是因緣假合,虛妄不實的。若能了達森羅萬象都只是虛妄的幻相,就能見到無形無相的法身如來了。」

原典

如理實見分第五①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註釋

①本分旨在敘述,若能了達所有一切造作遷流、生滅變化的相狀,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會遇而生,因緣離散而滅,如幻如化,虛妄不實,求其實了不可得,不為相所轉,那麼當體即契入實相之理,就可見到無相的如來法性身。

講話

在第四分中,佛陀教導菩薩,布施心應無所住。所謂「心無所住」,六祖惠能大師在《金剛經解義》中提到,布施應有純淨無染的心,不求身相端嚴,不求五欲快樂,但為內破慳心,外利一切眾生。世尊「不住相布施」的教授,是為破除眾生執有三輪相──我是布施者,對方是接受布施者,有具體布施的財物──以期「三輪體空」,福德自然如虛空不可思量!

第四分要菩薩遠離布施住心,第五分則進入探討如來外現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一般人所謂的「巍巍丈六紫金容」,是不是就是如來的真身實相呢?關於「如來實相」的問題,我分四點來闡釋。

一、丈六金身非佛。
二、佛身無住滅相。
三、如來身隨緣現。
四、見法即見如來。

經文中,佛陀為勘驗須菩提是否已深解法身實相義,因而問道:「可以將所見到的如來莊嚴三十二相,認為就是如來的真身嗎?」須菩提回答:「不可以。」沒有錯,如來所證得的法身,並不是我們眼見、有為的身相。

一、丈六金身非佛

佛陀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佛地經論》說:「若見緣起即見法性,若見法性即見諸佛。」如來身者,即法身也。諸佛以法性為體,這個離相清淨與真理契合的法性身,才是如來的真身。如來真身如同虛空,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時不與眾生同在。至於三十二相,經云:「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相好之身,是佛陀於因地之時,多生多劫修習六度萬行,積功累德所成就的莊嚴報果,並不是實相理體的法身。

如來所證得的法身,離一切差別相,平等無為。不論六道眾生或四果聖賢等有情含識,乃至於器世間的草木無情,都是法身的顯現。眾生亦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於根塵識和合處生起貪愛,蒙蔽了般若慧眼,不能自見法身的大光明藏。

諸佛明了法身如如之理,乘如實之道而來,教化眾生證入涅槃,是故被尊稱為「如來」。法身本無增減、去來,而應化身則是如來為度化眾生所方便示現的身相。對於佛陀一生之施為教化,古來有「八相」之說,包括在無憂樹下出生,在菩提樹下悟道,四十九年說法後,在娑羅雙樹間涅槃等等。經中,佛陀問須菩提道:「可以以身相見如來不?」須菩提回答:「不也!」為什麼丈六金身非佛?三十二相非法身實相?佛光山大雄寶殿前的對聯「兜率娑婆去來不動金剛座」,可以讓我們領會一點點法身不動的如如之理。

佛陀這一問,為須菩提和後世一切眾生,撥去執取如來有形身相為真身的痴闇。在佛陀住世時,也有一位婆羅門看見佛陀的千輻輪相,對佛陀的身分生起懷疑。《雜阿含經》記載:

有一天,佛陀行走到憍薩羅國的沙林聚落,便在樹下靜坐。當時,有一個婆羅門看到地上的足跡印現著千輻輪相,感到十分驚訝,心想:「我從未見到人間有此莊嚴的千輻輪相,這個人是人嗎?」於是循著足跡前往,在足跡的盡頭,看見佛陀於樹下靜坐。

佛陀六根清淨和悅,相如金山光明巍巍,婆羅門就趨前恭謹的問道:「你是天界的神祇嗎?」

佛陀微笑的答道:「我不是天神。」

「你是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嗎?」

「我都不是!」

婆羅門更加惶恐地說:「那你是人嗎?」

佛陀答道:「我不是人!」

婆羅門充滿迷惑的說:「那你……你一定是非人?」

「我也不是非人!」

婆羅門此時心意迷亂,問道:「你究竟是什麼呢?」

佛陀語音和雅的回答:「天、龍、夜叉……人、非人等,都是由煩惱所生。我已渡過一切世間痴迷的愛河,熄滅熾燃的生死之火,我是出離三界的覺者。因此,我不是其中任何一類的眾生。我宛如清香遠播的白蓮,雖生於汙泥而不染著;我雖是父母所生,卻已超越了世間的塵垢。我歷劫以來勤苦修行,已斷除有為生滅的幻相,已拔除煩惱的芒刺,到達究竟安樂的彼岸。所以,我應該被稱為『佛陀』。」

三十二相,不過是有為的生滅之相,是三世諸佛權巧方便的機宜,透過相好莊嚴,讓我們生起渴仰之心,進而覺醒自我本性之中,亦有個巍峨莊嚴清淨之身。

二、佛身無住滅相

前文已述,如來法身無有生滅。猶如月之三喻,月的本體是法身,湛然不動;月之光彩明耀是報身,圓滿莊嚴;河川湖泊映月是應身,有水皆現。如偈言:

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

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對於如來身相,凡夫見其有來有去,執為有相;二乘行者見其不來,執為無相;菩薩則知報、化身非實有,離凡夫見,知法身非實無,離二乘見。《雜阿含經》中說:「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菩薩摩訶薩離有亦離無,不著一法。

法身無來去、住滅的微妙奧義,我借用唐順宗和佛光禪師一段精采的問答來做說明。

順宗皇帝問道:「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今佛在何處?」

佛光禪師答道:「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

順宗皇帝不以為然的再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佛光禪師進一步解釋:「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

有心,見到的便是有相生滅的世界,而佛為治一切心,方設一切法,猶如禪門的「黃葉止啼」,只是權便令無知小兒止其啼哭罷了!無心,才能見到不生不滅的如來法界。我們的生活,乃至修行,都離不開人際、群我的關係,無論是親子、夫妻、朋友、同事、主管部屬等等,世間的種種因緣,好壞善惡諸法都是我們自心的呈現,也都是生滅不實的。但看月亮,心情好就覺得美,心情不好就覺得不好看,沒有一定的標準可言。

又如同我們看到生,就歡喜雀躍;看到死,就痛苦悲傷,因為我們只有看到一半的世界,不明白生死如薪火相燃不息,一期的生命,也只不過是無盡相續薪火中的一根木柴罷了。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我們的生命其實是不生不死、寂靜安穩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