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節氣】 寒露 秋水共長天一色

文/張梨美 |2025.10.09
49觀看次
字級
圖/Labun Hang

文/張梨美

籬芭上數叢黃菊,小池裡幾枝殘荷。秋意濃濃中,迎來了寒露,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的「寒」字。有云:「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從透著些微涼,轉為浸潤幾許寒,即將凝結成霜降。若說「白露」是炎熱到涼爽的過渡,則「寒露」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氣溫由涼變寒,露水更多,秋意更濃,萬物逐漸從豐盈走向蕭瑟。「露水先白而後寒」,露已寒、將為霜,意味著深秋的到來。

秋風裊裊,樹上一顆顆果子,飽實得怯生生的,舞得一抹青綠一抹黃,一樹樹柿子紅豔豔,熟得從容喜慶。隨意一揮灑,舖出一道道靚麗風光。大片秋陽傾洩而下,恰寒露時節,民間各地習俗有:吃芝麻、啖螃蟹、喝秋茶、飲菊花酒、賞紅葉。根據中醫養生理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時維寒露,氣候乾燥,宜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芝麻為其中佼佼者,遂有「寒露吃芝麻」的風俗,並有「芝麻開花節節高」之美好寓意。

秋茶、又稱穀花茶,通常指立秋至寒露之間採摘的茶葉,以白露前後的秋茶品質最佳。較之春茶、夏茶,秋茶的香氣更馥鬱綿長,口感更平和甘甜。此外,由於近九九重陽,一些地方尚有飲菊花酒之風。釀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將初開的菊花與莖葉並採,和穀物一起釀,至隔年開罈飲用。

天高高雲淡淡,寒露三物候:

一候鴻雁來賓。指鴻雁飛排成「一」字或「人」字型隊伍,大舉南遷。「 賓」,可以解釋為暫時停歇,因鴻雁此時在旅途中;另一解釋為賓客,此時遷徙的鴻雁、相對於白露時節已經遷徙的來說,無異後來者為客。

※劉禹錫:晴空一鶴排雲上

秋風起,草木黃,蟬噤荷殘,大雁南飛。戰國楚詩人宋玉見之起哀傷,「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自此,淒涼傷悲、濃墨重彩了無數文人雅士的心上秋;而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則一洗淒楚之風,一首七絕氣勢非凡,高唱昂揚激越的秋之頌。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西元八○五年正月,當了二十五年太子的唐順宗一即位,迫不及待地進行弊政改革。劉禹錫熱情高漲、銳意進取,和柳宗元一道成了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然,在保守勢力的聯合反撲下,改革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過半年餘,唐順宗被迫遜位,並於數月後駕崩。革新派遭清算,或死或貶。前半生春風得意的劉禹錫,開始了二十三年的貶宦生涯,時三十四歲。

以詩明志,〈秋詞〉寫於詩人被趕出了朝廷,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之時。政治的失落,人生之低谷,澆不熄骨子裡的豪邁與樂觀。

江畔,西風吹來,劉禹錫胸中無半點蕭瑟之氣,只覺山明水淨,天高地闊。凝眸處,層層深紅出淺黃,迤邐畫出一幅秋之絢爛瑰麗。值此良景,詩人一聲長嘯:從古至今一到了秋天,騷人墨客總傷感著秋之蕭條、秋之淒涼;嘆時光之易逝,哀年華之不再,滿懷落寞寂寥。我卻要說啊,秋天之妙、秋天之美、秋天之風韻,比之萬紫千紅的春天,更要勝一籌。看!這晴空萬里、秋高氣爽,一派雄渾壯闊氣象。突地,一隻身姿優美的白鶴,翽翽翽、翽翽翽,向著蔚藍的天空飛去。愈飛愈高,似乎想要衝破青天,翱翔於天際。看那孤傲不屈的姿影,我心澎湃,詩情沸騰,隨著白鶴直上雲霄。

劉禹錫(西元772─842年),唐中葉哲學家、詩人。與柳宗元交誼深,與白居易唱和多。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深秋天漸寒,雀鳥日稀。此時,海邊突然出現大量蛤蜊,且其貝殼條紋及顏色與雀鳥相似,古人以為是雀鳥入水變成的。此為無稽之談,但隱含古人對天地的認識。古人以為此時陰氣已重,飛物自然應該變為潛物;若雀鳥依然活躍,無異季節錯亂,將有災禍降臨

三候菊有黃華:深秋是菊花盛開好時節。《紅樓夢》大觀園吃蟹品菊的詩會在農曆九月,九月菊花盛開,故稱菊月。

梅、蘭、竹、菊,並稱花中四君子。自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後,菊花一直是中國隱士的代表。凌霜綻放,愈是霜寒露重,愈是開得豔麗,象徵著君子的孤高傲骨。

※鄭思肖:寧可枝頭抱香死

〈寒菊〉

花開不並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無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鄭思肖(西元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元兵南下時,上疏直諫痛陳抗敵之策,惜未被採納。宋亡,孤身隱居於蘇州一寺廟。為寄愛國之思,坐臥必朝南,自號所南。以畫墨蘭著稱,但畫蘭不畫根與土,寓意國土淪喪無所依。至死不忘大宋,死前仍囑人書寫牌位「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說自己「不忠可誅,不孝可斬」。晚年時他畫了一幅菊花圖,並題了「寒菊」以托物言志。菊花孤傲絕俗,恰似詩人忠於故國、不向新朝俯首之凜然氣節。

秋空下,雁歸去、寒蛩鳴,百花枯萎凋零。菊花偏偏不與群芳同,我花開時百花殺,迎著颯颯西風開得歡。一叢叢、融融洽洽,開在疏籬間、盛放小徑上。如幽人逸士般孤標傲世,昂然立於霜露,獨守一方清秋,意趣無窮。從從容容地綻放過後,寧可守著枝頭上一縷清香凋謝,也絕不被凜冽北風吹落去、跌做泥、委做塵。君子如菊,菊花抱香而死,君子昂然傲骨、矢志不渝。

寒生露凝秋意濃,一樽菊花酒,一盞穀花茶。看菊花開遍,新雁兩三行,一人獨釣一江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