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頁凝視】《色彩魔術師:透納》光之畫家 透納 色彩幻變的時代先驅

文/潘煊 |2025.10.05
2544觀看次
字級
《色彩魔術師:透納》 圖/三民書局提供

文/潘煊

1775年4月,威廉.透納出生於倫敦南區的暗黑陋巷裡,從童年的貧苦低微,而成為英國最偉大的「光之畫家」,畫作與肖像在2020年登上英鎊紙鈔。他跨越18、19世紀的一生,在作家韓秀的傳記作品《色彩魔術師:透納》中,清晰描繪了這位曠世天才的磨難與榮耀。



美籍華文作家韓秀,曾經任教於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及約翰.霍普金斯國際關係研究所,著作豐富,獲獎無數,更是2020年「美國總統國家與社會貢獻獎」得主。

韓秀富於感染力的文字,讓讀者沉浸在敘事流裡,看到英國畫家透納(William Turner)藝術生命中色彩的脈流、光影的脈流、詩意情懷與悲憫之心的脈流,畫面感與故事性既生動又細膩。

一生就是一場大魔術

在韓秀筆下,透納童年的色彩很有對比張力。衣衫破舊的苦孩子在暗淡雜亂的市集裡,看到玫瑰的紅色有不同層次,看到包心菜和芹菜是不一樣的綠色,看到髒臭的泰晤士河,卻有令他心醉神迷的天光水色。

35歲時,透納深入探索白色,他畫作中漩渦狀、大塊面的雪白風暴成為動態主體,但當時,沒有人關注白色的運用、白色與黑色的關係,也沒有人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

51歲那年,透納重要作品〈科隆:客船抵港〉與當時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的兩幅肖像作品,同時懸掛在展廳主牆上。〈科隆:客船抵港〉的光芒四射,使得兩幅肖像變得平淡。心細如絲的透納察覺到院長的心情,立刻動手調出淡淡的灰黑色刷在自己作品上,瞬間彰顯出肖像畫的優雅脫俗。院長隔著淚水看到了透納真誠的微笑,他們彼此心領神會。

展期結束,透納在這幅作品上大筆一揮,韓秀寫道:「變魔術一般,畫布瞬間明亮起來,璀璨起來,生動起來……,恢復了〈科隆:客船抵港〉的輝煌!透納開心地大笑了。」由於駕馭色彩的神祕技巧,透納從此之後被冠上「魔術師」的稱號。

一生走在探索自我的路上,透納對色彩的極致追求、無窮幻變,有如魔杖在手,中年時已達到爐火純青。到了70歲,〈日出,諾漢姆城堡〉的畫面上,不見房舍、人物、帆影,只剩藍色城堡、遠處米色建築、近處金色河水、棕色牛隻、淺棕色河岸,以及藍天上那一輪不能逼視的太陽。韓秀形容:「一切回復本真,是為透納,史上第一位藝術家,用色彩取代了線條。」

用「光」啟蒙印象時代

呈現在《色彩魔術師:透納》書中有近60幅的作品,韓秀都一一探索藝術家當下的創作情境、時代背景。

比如1816年,有位藝評家抨擊透納作品是胡思亂想、筆調模糊恍如上帝創造世界之前的混沌狀態。3年後,44歲的透納,用一幅輝煌的〈日出.從鷲迪卡遙望東方〉來反擊,晨光的溫柔、熱情、魅力,以鋪天蓋地的橙色與金黃,帶給人們無限的慰藉與歡愉。這幅威尼斯的倩影,宣告了他的美學理念:「色彩從陽光而來」。

韓秀點出莫內在1872年的〈日出.印象〉,是「旗幟鮮明地向他的前輩藝術家透納表達了由衷的禮敬。21世紀的人們頭一眼看到透納的〈日出.從鷲迪卡遙望東方〉之時,會情不自禁地驚呼:『天吶,真是印象派啊!』事實上,透納有生之年不可能聽說過『印象派』,也不可能想像日後他在法國有這樣一票熱情的『追隨者』。」

1842年67歲的透納,發表了重要作品〈暴風雪——蒸氣船出海〉,他告訴朋友:「那艘蒸氣船出海的時候,我自己正處在那場暴風雪中。我讓水手把我綁在船桅上觀察,我被綁在那裡整整4個小時。當時我想這一回大概熬不過去了,沒想到竟然能逃出生天。」

韓秀解析了這幅作品的重要性:「這絕對是浪漫主義藝術家所走過的最可怕、最遠的路。將觀察所得以環形、條狀、相互交錯的對角線構成震撼人心、宏偉、絢麗、運動中的畫面。在這裡,透納本人將他的海景繪畫推向了極致,人們要等到印象派鼎盛時期才能看到差堪比擬的傑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