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動物朋友的詩】闖入人類世界的熊? 文/小熊老師 |2025.11.27 語音朗讀 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熊與貓咖啡書房的熊主題典藏書區一隅。圖/熊與貓咖啡書房照片提供繪本《小熊上學去》簡單卻動人的一幕。圖/熊與貓咖啡書房照片提供小熊老師經常朗讀的三冊熊繪本。圖/熊與貓咖啡書房照片提供 文/小熊老師 早安!新同學一看到你心就暖和了起來你穿著黑得發亮的毛皮外套 人人都想得到你一個大大的熊抱你胸前的白色領巾好有型像彎彎的月牙又像隨時要飛起來的鳥其實是一個拋給世界的微笑午安!新夥伴你比門口那尊吉祥物更像熊等等!超市的食物要先結帳才能開封老闆會給你員工價其實是橡實歉收的森林誤把你送來這裡讓我牽起你的熊掌帶你去找媽媽—— 小熊老師〈城市小黑熊〉二○二五年日本爆發「熊熊危機」,四月起陸續傳出熊襲擊人類的事件。熊跡不只出現在偏遠地區,連住宅區和熱門景點都有目擊甚至遇襲紀錄,愈來愈頻繁。各種應對之道紛紛出爐:攜帶熊鈴、防熊噴霧,避免單獨行動、妥善收好食物及垃圾……總之就是讓熊不會輕易靠近你,不論是發出聲響或製造牠不喜歡的味道,熊的嗅覺靈敏、好奇心強,要減少吸引牠前來的誘因。當局採取了相關措施,包括砍除會吸引熊的果樹、設置誘捕陷阱等。是否應該鼓吹獵熊文化,也引起一番討論。整理專家們的看法,人熊相遇的機會增加,多跟熊食物不足、棲地縮減有關,譬如氣候變遷導致亞洲黑熊(俗稱月熊)愛吃的橡實減少,以及人類開發山林使得熊原本的生存環境破碎化,當熊為了覓食而往山下移動,森林邊緣的聚落首當其衝。當人、熊的活動範圍擴大交疊,連「熊熊闖校園」、「熊熊闖超市」都成為真實生活中的情節。二○二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日本山形縣一日傳出兩起熊熊闖校園案例。老師和學生們一定都嚇壞了!讀到這一則新聞,我馬上想起書房繪本架上很受小朋友歡迎的《小熊上學去》,故事裡的學童看到小熊的反應,完全是另一回事。「早安!」有一個男孩注意到小熊,並對他說:「你一定是新來的吧。快點進來,你遲到了!」這是比利時插畫家尚盧克‧安格勒貝爾的作品,書中角色的表情動作頗具漫畫感,用色收斂的水彩讓畫面看起來十分柔和。故事發生在大自然的豔麗漸漸褪去的秋天,準備冬眠的小熊趁著媽媽整理洞穴時到森林裡散步,在樹枝上發現一個「古怪的東西」(人類的毛線帽),好奇的小熊戴著那一頂「古怪的東西」來到森林邊緣,遠遠看到人類院子裡玩樂的孩子,他們個個都戴著跟牠頭頂上類似的「古怪的東西」。當小熊靠近,大家對這位穿著「毛皮外套」的「新同學」問了好多問題。其中一個女孩牽著小熊進到教室裡跟大家一起上課,坐在最後一排的小熊在溫暖的教室裡聽課聽到睡著了!當老師走下來責罵這位打瞌睡的「同學」,訝然發現:「你是一隻熊啊!」老師說:「我們得把他送回森林。他的媽媽一定在到處找他。」接下來,是老師帶著全班同學一起陪著小熊走回森林……「熊媽媽也會來接小熊下課嗎?」一個孩子問。「嗯……會呀!」老師回答。故事的細節,就請大家自行翻閱繪本了。最後一幕,是熊媽媽揹著小熊在下雪的森林趕路回家的背影。人類的毛線帽掛在其中一棵樹上,沒被帶走。每回領讀《小熊上學去》,我總會表達我對這部繪本的「三個喜歡」。第一是作者把小熊的身形畫得跟每一個孩子一樣高,第二是每一個孩子所戴的毛線帽都跟小熊頭上那頂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第三是翻譯過來的中文選擇用人類「他」而非動物「牠」來指稱小熊。這三個特點,朝向一個共同結果:讓小熊毫無違和感地成為學校的一份子。尤其,從孩子的角度,根本不疑有他地把小熊視為新同學。大人就不同了,老師指認出小熊「非我族類」,然而送牠到森林的一處空地等媽媽,又像是放學時間送孩子到校門口等家長來接,展現了人、熊世界的同理,可見即便是大人,對野生動物也能將心比心。最後被熊遺留下來的毛線帽,暗示著人、熊畢竟殊途。我問聽故事的孩子:「你們最喜歡哪一幕呢?」有人喜歡小熊遠遠望著玩樂的孩子露出一副很想加入的表情,也有人喜歡老師帶隊往森林走去而小熊排在隊伍最後被小女孩牽著「熊掌」的模樣。我的目光則停留在最後一幕熊母子的背影和被留下的毛線帽,這視角帶著觀者的祝福,也透出一絲惆悵,有告別之味。這段奇遇就像是一場夢。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人熊親切互動,再自然不過地發生了!其間的情節出於對野生動物的浪漫想像,我彷彿聽到人類內心世界的「願望」:我和你,當朋友。回到現實世界,結局並不美好。二○二五年十一月十六日一頭幼熊闖入日本秋田縣一家商場,在家具區徘徊,店員立刻以隔板和貨架築起屏障,緊急撤離顧客,商場還貼出「因黑熊出沒暫停營業」的公告。最後是由趕至現場的縣府專責公務員「吹箭」射出麻醉針使幼熊倒下,將其電擊並處死。這隻小熊體長約八十公分,相當於人類一歲孩童的身高,「牠」沒能回到熊媽媽的懷抱。在台灣遇到熊的機率很低,到了日本則不能不慎,尤其出沒在北海道的是比亞洲黑熊體型大、攻擊力強的棕熊。讀完熊繪本,我有時會跟大家討論一下「遇熊保命指南」,包括裝死有沒有用?爬到樹上最NG?為什麼不能轉身就跑而要面對著牠慢慢後撤?遇到小熊更不能掉以輕心?防範熊襲沒有絕對準則,但對熊的習性愈了解,就愈能發揮知己知彼的效果。面對年紀稍大的孩子,我也常選讀韓國插畫家李美靜的《白熊》和來自歐洲的《森林大熊》(約克史坦那/文,約克米勒/圖)。《白熊》是一部無字繪本:脫離牢籠的北極熊走在人類世界的街道上,場景不斷變換,不變的是白熊的孤獨,牠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呢?《森林大熊》更令人揪心:冬眠的大熊一覺醒來,外面的世界已變了樣——人類砍掉了樹木蓋起了工廠,工廠管理員命令牠快去工作,沒人相信牠是一隻熊……荒謬的黑色寓言,結局耐人尋味。為了見樹又見林,當我們討論熊,可以不只是討論遇熊如何保命,我們可以拉開視野,觀照更大的生態環境。究竟是熊闖進入類世界,還是人類迫使牠們離開原本的家園呢? 前一篇文章 【人間情味】那三個字 下一篇文章 【分享時刻】把心種進南澳的蘿蔔田 熱門新聞 01【詩】很遠的那邊2025.11.2402菲三好校園10年有成 399校倡和諧2025.11.2103北市府新壽解約 輝達落腳北士科定案2025.11.2204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交通工具4-42025.11.2105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2025.11.2106火龍果 藏天然寶藏2025.11.2107美施壓 料烏27日前簽停戰協議2025.11.2208【時光重逢】中華藝術陶瓷推手任克重2025.11.2109金門縣文化局參訪佛館 交流文化、慈悲精神2025.11.2110【悅讀人生】弱肌阿媽動起來2025.11.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情味】那三個字【王文靜看世界】人類不再如昆蟲社會── AI革命:「逆分工」時代來了【遇見荷】雨滴的吟唱【2025 第十五屆全球華文 文學星雲獎】人間佛教散文貳獎—充滿橘子味的春節(上)【時光重逢】中華藝術陶瓷推手任克重【分享時刻】荷花與火車 作者其他文章【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異獸派的「偶」遇——喚起童心的赤子狐狸【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種子手作,是向森林回禮的方式【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荔枝乾的產地 也是蟲蟲大觀園【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獻給動物朋友的詩】 蛇來蛇去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