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克.海因克撰寫《造光者》揭密ASML崛起故事。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造光者:晶片戰爭中最神秘的關鍵企業,微影巨人ASML制霸未來科技賽局的崛起之路》
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文/歐尼爾
作者馬克.海因克為《新鹿特丹報》(NRC)科技記者與專欄作家,關注地緣政治與半導體產業,他深入艾司摩爾公司內部研究3年多,寫出荷蘭最神祕的企業傳記。
三星、台積電、英特爾等製造商每年生產數以億計的晶片,而大多數的晶片都是由ASML生產的機台製造出來的。在2018年貿易戰之前,沒多少人聽過這間來自荷蘭的科技公司。
單一目標成功關鍵
40年前,無人料到這間創始只有一台實驗設備、無人看好的商業計畫、僅有40位員工,還是從飛利浦實驗室分拆出去的小公司,如今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高科技公司,全球員工達4萬多位,在現今產值超過6000億美元的晶片產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因為他們只專注一個目標:維持微影成像設備(台灣俗稱曝光機)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
ASML提供給晶片製造商的機台是用於生產晶片的超複雜機器,運送一組最先進的設備到晶片廠,需要7架波音747客機運輸,這些龐大機台雖體積驚人,卻極其脆弱精密,機器的各個部件需特製的金屬保溫箱,來確保這些敏感設備全程維持在精確溫度。
曝光機的功能是將精密圖案轉印到感光矽晶圓上面,它就像是一台極其精密的投影機,以超快的速度,在同一片晶圓反覆投射相同影像數十萬次,經過一次次曝光,漸漸在晶圓上面形成滿滿的晶片。曝光機投射的光線愈精細,就可在相同面積塞更多電晶體(晶片的微型電子開關),電晶體愈多,晶片功能愈強大、運算速度愈快。這為晶片開創更多應用場景與新用途,也為製造商帶來更多獲利。全新晶片廠在正式投產前就得投入數十億美元,當機台每小時產出更多高良率的晶圓,晶片廠的龐大投資才能回本,掌握最新技術的晶片製造商,能盡早回收機台成本。這正是ASML最擅長的本事。
創業初始,日本業者如尼康、佳能正蠶食美國半導體業者的市占率。ASML透過大量招募軟體、控制工程、機電、光學等領域的專家開發出比競爭對手偏差更少、更快的機台,並爭取到政府、飛利浦的補助,而飛利浦當時和台積電合作,從中為ASML牽線,ASML提出「不成功就不收費」模式,免費提供第一個機台給台積電試用,說服了對品質要求甚嚴的台灣人。ASML與台積電的合作使台灣晶片產業日益蓬勃發展,日後更成為世界晶片的供應重鎮。
業界罕見雙首長制
ASML有一位年輕工程師兼專案主管布令克設計了PAS 5500曝光機,首創業界先河,第一次用模組化設計將整台機器分為十個模組,每一個模組都可獨立製造,最後像拼圖一樣,在工廠中組裝為一個完整系統。從光源、光罩框架、晶圓平台、鏡頭到搬運晶圓的機械手臂等各部件就像樂高一樣,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微影系統。這些模組能夠量產製造、自由更換組件、持續改良更新,就像將汽車換上更強大更新的引擎,而不用買新車,客戶買的機器可以長期運作、輕鬆升級。
天賦過人的布令克後來成為ASML總裁兼技術長,ASML的產品研發皆由他主導方向;曾協助ASML上市的德勤會計師溫寧克後來加入ASML,之後升為執行長與共同總裁。布令克因講話直接、脾氣火爆、專注在技術研發;溫寧克深諳經營人際關係、擅長與客戶溝通,兩人就如陰與陽互補,合作無間,共同領導ASML邁向茁壯,也是當時業界罕見的雙首長制。
隨著掌舵ASML的布令克和溫寧克於2024年雙雙交棒給新的領導層後,ASML翻向新的篇章與挑戰。受美中貿易戰的影響,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也牽動著ASML未來布局,在在考驗繼任者的能力。他們必須隨時保持警覺、維持謙遜,才不會讓新的競爭者隨後居上。在這瞬息萬變的晶片產業,唯一不變的是ASML始終極度專注地解決每一個工程問題,才得以持續制霸晶片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