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節氣】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文/張梨美 |2025.09.11
67觀看次
字級

文/張梨美

《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九月的清晨,穿過小徑,野草上一顆顆露珠,晶瑩欲滴。忽忽焉時序流轉,已是夏去秋又來!枝頭樹梢傳來秋蟬亂亂叫,粱上雙燕不知欲飛往何方?

立了秋、處暑來,天氣漸漸轉涼,轉眼間,已是白露。此時由於日夜溫差大,清晨可見玲瓏剔透的露珠而得名。白露,「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時以四時配五行,五行對五色。秋屬金,金對應白色,故稱秋天的露水為「白露」。最明顯變化是早晚添了幾分涼意,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之說。

※節氣雅趣

白露降,天高爽闊,民間有收清露、飲白露茶、釀白露酒之風雅。《本草綱目》上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百草頭上秋露,未晞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飢,悅澤。」趁天未破曉,收集來的草上秋露,可以延年益壽,可以治百病,可以帶來好心情,甚至有美容功效:「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古人飲茶好取自然之水,花上露、梅上雪、柿上霜,皆如是也。據說,迷戀丹道的漢武帝聽信方士之言,以為採天降甘露和以玉屑飲之可以長生。遂於長安建章宮築柏梁台,上有銅製仙人以手掌托盤,以承接露水。

秋氣清,習俗還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白露茶即秋茶,不像春茶鮮嫩,不似夏茶乾澀。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湖南、江浙一帶,更有釀酒之俗。白露節氣一到,家家釀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或「米露」;福建福州則有「白露必吃龍眼」之說,意思是這天吃龍眼對養生有奇效。實則,龍眼本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最令人垂涎的是,白露時節龍眼顆大、味甜、口感好,正是日啖三百顆的好時節!

※節氣三候

清晨的露珠帶著詩意,輕輕敲開了仲秋的窗兒,輕輕地。

白露三物候,一候鴻雁來:鴻雁,俗稱大雁、開始飛往南方過冬。湖南衡陽有回雁峰,傳說雁至此峰不過,遇春而回。

二候玄鳥歸:玄鳥即燕子。燕子和鴻雁俱屬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仲春時節,泥融飛燕子是一道好風景。燕子與人親、心念舊恩,大方出入人家屋檐下,築巢、孵蛋、育雛。吱吱喳喳聲中,雛鳥羽翼漸豐,母鳥些些老。春去秋來,燕子準備飛越數千公里,前往遙遠的南方過冬了。燕飛來、燕歸去,也成了古人惜春傷秋、訴說閒愁的文化意象。

三候群鳥養羞:羞,同饈、美食之意。指未遷徙的留鳥感知到天氣變化,盡量多多吃飽饜足以積累脂肪,好為寒冬的到來作準備。

人間半秋,天上鳥兒忙紛紛,地上人兒望秋色、感秋意。露染山林,那飽沾露珠的花草樹木,勾起了騷人無限的遐思。重章疊句,寫下了空靈縹緲的秋水伊人。反複吟詠,描出了淒迷朦朧的在水一方。一唱三嘆,餘韻綿延三千年。蒹葭蒼蒼,《詩經》裡最純粹的愛情詩,也可視為心靈上的追求,對求而不得的精神昇華。

《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破曉時分,渭水籠著一片霧氣氤氳。清風徐來,兩岸蘆葦裊裊生姿。晨曦慢慢破空而出,映照著蘆葦上飽沾著的露珠,顆顆晶瑩。天空一點點亮了起來,岸邊緩緩走來了一個弱冠少年。少年望向一樣長滿了蘆葦的對岸,似心有所思。隱約間,有個美麗曼妙的佳人,就在水的那一邊。似近又遠,若即若離。少年不覺吟詠而出,繾綣浪漫,跨越時空、傳唱不已。

水邊的蘆葦蒼蒼翠翠,潔淨的露水凝結成霜。朝暮思念的姑娘啊,正在水的那一方。我想逆流而上追尋她,無奈道路漫漫又艱難。我想順流而下跟隨她,只見那綽約的身影,依依稀稀站在水中央。

水邊的蘆葦青青碧碧,潔淨的露水尚未晒乾。日日魂牽的淑女啊,正在水的那一邊。我想逆流而上追尋她,無奈道路險峻且難行。我想順流而下跟隨她,只見那窈窕的身影,依稀站在水中高地上。

水邊的蘆葦鬱鬱蔥蔥,潔淨的露水尚未全乾。夜夜夢縈的美人啊,正在水的那一岸。我想逆流而上追尋她,無奈道路迂迴又曲折。我想順流而下跟隨她,只見那婀娜的身影,依稀站在水中小洲上。

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國家,或惋惜招引賢士而不可得。現代大多數學者視之為情詩,因追求仰慕之人不可得而作。

《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西元前十一至六世紀五百年間的詩歌,共三○五篇。作者佚失不可考,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白露,送走了暑氣,捎來了涼意,輕輕地、悄悄地。花草上掛著晨露,剔透如玉;樹上一顆顆果子,紅橙黃綠。仍是舊時月色,只是歲月輾過。喝一盞白露茶,啖百來顆龍眼,懷想秋水伊人,在水一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