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音齋】 布施孝道月 趣致可口鬼饅頭 文/史蒂芬 |2025.08.30 語音朗讀 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孝道月可準備創新的祭品 圖/史蒂芬做成天婦羅佐餐 圖/史蒂芬地瓜輕捏成團,放在模型內蒸熟 圖/史蒂芬鬼饅頭是日本歷史悠久的庶民點心 圖/史蒂芬 文/史蒂芬農曆7月半是國人熟知的中元節,憶起童年住在宜蘭鄉下,家家戶戶就算標會,也要準備澎湃的供品比拚臉面。信步走到廟宇的大廣場,還有嘴裡咬著鳳梨或麵龜的整排大豬公,常讓前來探訪的都市親友,看得目瞪口呆呢!然而,星雲大師對於傳統7月的看法,卻顯得十分宏觀;且認為殺生獻祭的活動,絕不值得提倡。大師開示:「佛教稱農曆7月為孝道月,旨在鼓勵行孝報恩,普度齋僧,其功德不但能使生亡兩利,同時也在破除一般民間殺豬宰羊,廣設宴席以普施鬼魂,造成無數生靈成為人們刀下、嘴邊的犧牲品之不良風俗。因此每逢7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由此可知,中元應該是情義深重的節日。走筆至此,忽然想起日本歷史悠久的庶民點心「鬼饅頭」(註1)。名字聽起來雖然怪嚇人的,但其實是用切塊的地瓜(番薯)作成的。在很多台灣人的印象裡,地瓜若用來製作點心,一定要先蒸熟壓泥,再融合其他粉料、砂糖或油脂提味,才能做成糕點。但是這個樸實無華的日式點心,外觀卻先給人一種「不甚美味」的錯覺,連我也這麼懷疑過。等到親自學習後,才發現製作的關鍵,在於地瓜前置處理時,須先去皮切丁、用水洗過(把澱粉去除)。難怪成品吃起來微Q爽糯、清甜淡雅。時值農曆7月,有空時何不做做看這款獨特的「鬼饅頭」呢?除了可作為有趣別致的供品外,也可以炸成天婦羅,拿來佐餐,更使人回味無窮呢! 食 材 地瓜500克、糖100克、低筋麵粉150克、鹽半小匙、芝麻香鬆適量 作 法 ❶地瓜去皮後切丁,用水漂洗過把澱粉去除,再瀝乾備用。❷地瓜加糖醃漬約30分鐘,待滲出水分就行。❸最後加麵粉將地瓜丁輕捏成團,放在模型裡(註2),然後蒸約15分鐘即成。可冷藏食用。若吃不完,也可做成搭配蕎麥麵或白飯的天婦羅(註3),味道不輸台灣古早味炸蔬菜喔!美味看板註1.鬼饅頭因為露出來的地瓜塊,外觀像神話故事裏鬼怪的武器(角或棍)因而得名。發源地是名古屋北部(昔日番薯產區),因製作材料簡樸,遂從糧食短缺的二戰期間開始流行。註2.若沒有鐵杯模型,可以放在杯子蛋糕紙型、適當大小的烘焙紙、中式包子紙上,舀出適量的地瓜糰蒸熟,灑上黑白芝麻香鬆即可。註3.冷藏後的鬼饅頭可放在盤子上用保鮮膜包著,微波約15秒後回溫食用。若數量較多時,將其放在油鍋裡炸成金黃香脆,再沾天婦羅醬油或椒鹽品嘗,也是一道很棒的下飯菜喔! 前一篇文章 【健康輕食】 晨光沙拉 下一篇文章 【生活蔬食】 三杯塔香麵腸 熱門新聞 01佛教音樂與儀式 聲音如何塑造宗教氛圍2025.08.2402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3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4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⑯2025.08.2405【森活小學堂】噗通! 是誰跳進了生態池2025.08.2406【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2025.08.2407悍猴很識貨 專搶精奢品2025.08.2408佛光會區務會議 打造新護國神山2025.08.2509【閃文集】羅蘋的情人2025.08.2610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生萬法2025.08.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植感滋味】 花椰菜的記憶【生活蔬食】 三杯塔香麵腸【健康輕食】 晨光沙拉【植然味道】 冬瓜的啟示錄【蔬食百味】 母親的香椿醬【節氣養生】 處暑 秋收之味 蓮子四神綠豆湯 作者其他文章【蘭音齋】甜辣噴香 福建南瓜鹹飯【蘭音齋】香Q小米 療癒系炊飯上桌【蘭音齋】花豆 色胺酸王者微風拂暖蔬與芽 快樂的春餅派對【蘭音齋】柴燒古風鄉土味 棗杞龍眼樂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