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樹下繪本
圖/樹下繪本
文/赫連擁
千百年來,人類使用紙張記錄事物、學習知識以及傳遞訊息。你可曾想過,紙張有一天不再只是認知中的一扯就裂,而是可以手撕不破、水浸不爛?
傳統纖維 脆弱易散
傳統紙張,是由諸如木漿的植物纖維製成,纖維之間靠氫鍵彼此連接,強度不高,僅限讓紙張保持形狀,當纖維排列不一致時,遇到外力就容易撕裂。這外力不僅是指用手勁來執行的破壞,還包括了水也能破壞纖維之間的連結,以致絕大多數的紙質書籍一經泡水,就變得容易撕破,甚至,脆弱的紙經水久泡之後能自行散解,回復紙漿狀態,譬如衛生紙就是一例。
在現代材料科學中,「撕不破的紙」問世早有超過半個世紀,而且針對各種特殊需要,採用了替代植物纖維的高分子材料,甚至也包含了奈米科技,其應用範圍的拓展,正顛覆人類對紙張的想像。
「撕不破的紙」中最知名的一款,當數由美國杜邦公司開發的合成纖維紙「泰維克」(英語:Tyvek,中國大陸譯作「特衛強」),是一種閃蒸紡絲高密度聚乙烯纖維,於1955年由杜邦紡織材料實驗室發現,並註冊品牌。泰維克具有不易撕裂但易於裁剪切割、防水卻又允許水蒸氣滲透的特性,開發初期廣用於建築業,常被用作房屋外包裝,在建築外覆層與框架、隔熱材料等之間形成空氣屏障。
泰維克還具備承受伽馬射線或環氧乙烷氣體等環境的優點。70年代,杜邦公司將其生產出針對消毒設備與手術器械的無菌器材包裝,供醫療領域專員使用。甚至取代了笨重而功能有限的傳統防護裝置,諸如輕薄透氣而又隔塵防水的醫療防護衣,以及各種接觸毒氣或化學品環境的專用工作服等。
傳統紙張如報紙、衛生紙或寫字紙等,都具低成本、可回收的特質。而「撕不破的紙」的存在,則滿足另一種需求—— 耐用、持久、安全、多功能。已有許多國家使用撕不破紙為護照封面與內頁,以防損壞或偽造。紐西蘭從1986年到1999年使用泰維克紙製作駕照。哥斯大黎加的Z序列20科朗紙幣、英屬曼島(Isle of Man)以及海地都曾使用過泰維克製作紙幣。這些紙幣現已因不再流通、成了收藏品。
長久保存 邁進環保
一直以來,若想讓傳統紙張撕不破且防水防霉,多以過膠貼膜的方式處理。因此,撕不破的紙也成為省去這道工序的替代選擇,適用於印製那些使用耐久即能節省成本的物品,諸如標籤、地圖、標示招貼、菜單、兒童書籍、價目牌等。此外,具有長久保存需要的紙製品,如藝術複製印刷、獎狀、契約文件等,印在撕不破的紙上業已成為趨勢。
那麼是否環保?
泰維克纖維紙表面類似於紙張,可用於書寫、列印與印刷,然而它合成纖維的本質,不能與傳統紙張一起回收。
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撕不破的紙」若是用塑膠或合成纖維製成,就可能不易分解,造成環境負擔。然而,已有許多新材料正朝向可回收、可降解方向發展。例如奈米纖維紙若來自天然纖維,就能具備環保性。
「撕不破的紙」其發明與發展並非用於取代所有紙張,而是針對需要耐用與安全性的特定場合所設計。它們與傳統紙張起到互補作用,構成一個更具功能性與彈性的材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