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BOB
文/山羊
大部分動物跟我們一樣,用眼睛看世界、用耳朵聽聲音、用雙手摸東西、用鼻子聞味道、用舌頭嘗美味。但有些動物的「超感官」能力卻比我們的五官還要厲害。
感應電流 看見世界
像加拿大雁及大樺斑蝶會利用地球磁場導航,遷徙遙遠距離;蚊子及吸血蝙蝠會靠「熱感應」找到溫血動物皮膚上最適合叮、咬的位置;響尾蛇則利用「感熱器」偵測其他動物釋放出的微弱熱波,「看」清楚其他動物的大小及形狀。
還有地震發生前,有許多動物會出現奇特的舉動,好像預先知道災難要來似的。
除這些令人驚嘆的超能力外,你知道嗎?還有一些動物竟然靠著「電感應」生存呢!
鴨嘴獸是澳洲特有動物,在黑暗又混濁的河水裡,會閉上眼睛、耳朵及鼻孔,但依然能輕鬆找到東西吃。牠們是怎麼辦到的呢?
原來,所有動物在活動時,如小蝦游動、蠕蟲扭動、甚至心臟跳動,肌肉都會產生微弱的電流。我們完全感覺不到,但鴨嘴獸扁扁的嘴喙裡,藏著成千上萬的「電感受器」,卻能敏銳偵測到!
接著,牠們會把這些電訊傳到大腦,再結合嘴喙上能感覺水流方向的「壓力感受器」,讓大腦畫出精準「地圖」,掌握哪裡有東西可以吃。
就這樣,靠著這個神奇的偵察工具,鴨嘴獸成了名副其實的「水中電流偵探」。
沙魚與魟魚也擁有這種厲害的「超能力」。牠們的頭部及鼻子周圍布滿許多細小黑點,就是稱為「羅倫氏壺腹」的電感受器。這些電感受器裝著像果凍一樣的導電物質,能接收水裡極微弱的電流,並傳送給大腦分析。
當魚、蝦或螃蟹的肌肉活動產生微弱電流時,沙魚與魟魚就能透過這些電流,偵測出目標物的位置與距離,即使藏在沙子底下、一動也不動,電流仍會穿過沙層,被牠們「感覺」到。
這項本領,讓牠們在黑暗、混濁的海水中,成為海洋中真正能靠著感應電流來「看見」世界的高手!
持續發電 形成雷達
南美長刀魚身體細長,閃閃發亮,不只會感應電流,還能自己發電,當做雷達一樣來使用!
牠們有一個特別的「發電器官」,能持續釋放微弱電流,在身體周圍形成看不見的電場。當電流被石頭、水草或其他魚類擋住時,就會改變方向或反射回來。
察覺到這些變化後,長刀魚就會立刻知道「前面有東西」。牠們就像開著一台用來定位的「電雷達」一樣,避開障礙、找到食物,還能用不同的電訊跟同伴溝通或求偶。
而在所有能「發電」的動物中,電鰻最為有名,尤其是南美電鰻。牠們身體裡有一排排連在一起的「發電細胞」,就像一顆顆的「活動電池」,能發出強大電力。
長大的電鰻身長約2公尺半,身體一半以上都是能強力發電的肌肉。平時,牠們也會利用小電流偵測周圍環境;需要的時候,牠們能瞬間釋放出高達500〜600伏特電力,足以把大型動物電到暈頭轉向。
另外,在非洲河流裡的電鯰也有相似本領,能放出幾百伏特的電流,用來導航、溝通或嚇跑敵人。跟電鰻一樣,牠們就像水中的「帶電超人」,用自己的電,在黑暗中覓食、保護自己,展現出大自然最驚人力量。
對我們人類來說,電流看不見、摸不著;但對這些「電流偵探」來說,電流就像一種特殊的「感官」,讓牠們能在電的世界裡聽到我們聽不到的聲音、看見我們看不見的光,是非常厲害的「感電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