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楊婷婷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系統,其中大腦與神經系統在調節各種功能,發揮著核心作用。在構成眾多神經的系統之中,「迷走神經」對身心健康的深遠影響特別突出。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支配肌肉 調節器官
迷走神經遍布全身,通常被稱為「遊走神經」,更確切地說,是第十腦神經,起源於腦幹,位於延髓內,向下延伸穿過頸部,進入胸腹。這條神經分支到的器官,包括心臟、肺、肝、脾、胃、腸與腎,屬於自主神經系統(ANS)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神經系統負責調節心率、血壓與呼吸等非自主生理過程。
自主神經系統又分為兩部分。交感神經系統(SNS)負責「戰鬥或逃跑」反應,透過增加心率、將血液重新導向肌肉以及釋放壓力荷爾蒙,讓身體做好應對所感知到的威脅準備。副交感神經系統(PNS)與「休息與消化」反應相關,幫助身體在經歷壓力事件後恢復平靜狀態。迷走神經在促進放鬆、消化與恢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張力大小 影響情緒
迷走神經張力低下與憂鬱症風險增加有關,因為它與周邊神經系統活動減少,與交感神經系統優勢增加有關,也就是說,一旦失衡,會導致憂鬱症的生理症狀,如疲勞、睡眠障礙與胃腸道問題。
所以,增強迷走神經張力應該會對我們的健康有所幫助。腹式呼吸、冥想與正念練習、規律有氧運動及體能鍛煉,還有短暫接觸寒冷,如洗冷水澡或用冷水潑臉,尤其是有氧運動,都可以活化迷走神經,促進放鬆。
而醫療途徑則是在疾患者左側鎖骨附近的兩個位置,植入一個向迷走神經傳遞電脈衝的裝置,能助於調節情緒並改善憂鬱症狀。當然這項研究還在持續改良與發展中,希望能治療更多需求者改善不良情緒及心理問題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