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但漢蓉
圖/但漢蓉
文/但漢蓉
曆書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
到了處暑,暑氣逐漸褪去,伏藏的萬物也開始靜靜潛藏。此時節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稻、黍、稷、粱穀物皆已成熟,萬物將藏,暑氣將收,正是養身安神、預備迎秋的節令。
入秋後,田野間金黃的稻穗垂首,在秋風吹拂中金浪翻湧,像是沉穩地宣告著收成的時刻來臨。忙活收割後的稻田一片平整,零落的稻梗,幾束錯落的稻草堆,映著日落時分橘黃、嫣紅的晚霞,空氣中瀰漫著熱烘烘的麥香、稻香與鮮活的泥土氣息,歡快起落的飛鳥嘰嘰喳喳著,蕭瑟中也透露著一絲閒散的愜意,滿山遍野的金光,是醉人的秋色。
處暑節氣,雖然暑氣逐漸收斂,但台灣的初秋仍溼熱未盡,日常簡單的蓮子綠豆四神湯,能讓體內暑溼得以舒緩、脾胃得以安養。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尤其適合在處暑時節用作退火解暑的日常飲食,與四神、山藥、當季蓮子同煮,更能清心養神、健脾祛溼,是調和暑熱與初秋氣候轉換的溫和滋養,豆穀與根塊植物相互搭配,是土地最本真的滋養,鍋中翻騰的豆與穀、根與實,是家的氣息,清涼中帶著補養,靜好中藏著節氣的深意。
食 材
綠豆1米杯半、四神半米杯、綜合薏仁半米杯(紅薏仁、糙薏仁可混搭)、新鮮凍蓮子(或鮮山藥取代)1米杯、水約2000cc
調味料:
鹽少許、黑糖半米杯
作 法
❶將綠豆、四神、薏仁洗淨兩遍後浸泡溫水約30分鐘,泡出雜質將水換掉。
❷再次以2000cc水浸泡約1小時,若有快鍋或電子鍋悶煮最方便,如果沒有,也可以用傳統電鍋,外鍋大約放1米杯半的水,跳起後再燜約30分鐘。
美味小叮嚀
綠豆有清熱解毒之效,但若煮得太快易爆裂,外皮不易柔軟,事先浸泡後再燜煮,豆殼會如蜜綠豆般軟化,入口即化,保留其清補的特性,也更添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