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自從父母離世後,我已經好多年沒回台南了。前幾天,由於大女兒說要回去看姑姑,於是我們有了返鄉的計畫。
我和太太及大女兒昭儀,在一月四日早上搭高鐵到嘉義太保,小弟開車來接我們。
家鄉在我離開後的歲月裡改變甚劇。雖然以前父母還健在時,我每年都會攜家帶眷回鄉省親,但仍跟不上家鄉改變的步伐。
比如離開前鄉間都是泥土小路,汽車經過時常常揚起漫天灰土。碰到這種狀況,我們都要捏著鼻子,以避免吸入過多灰塵。後來不知什麼時候,這些小土路一夕之間變成寬廣的柏油大道。以至於有一次我開車回鄉,居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少小離家老大回,發現景物並不依舊、人事也全非。家鄉對我而言,已然陌生。這事想起來有點荒謬,卻也夾雜著些許傷感。
晚上和多年未見的大妹家人、從高雄趕來的小妹,以及小弟、弟媳一起聚餐。我們家族已很久沒有這樣聚會了!大家相談甚歡,是一場溫馨的家族聚會。
晚餐後,我和太太及大女兒夜宿台南飯店。隔天女兒提議去安平港,飯店幫我們叫了出租汽車。司機是個年輕人,很熱心地提議到安平港一定要搭船遊港。
我們先逛安平古街,台灣的古街大都有狹窄的巷弄,兩旁盡是販賣禮品的小店,以及一些有台南特色的小吃餐廳等。
我們逛著逛著,看到一堵矮磚牆後面擺了許多造型奇特、根莖虯曲多姿的壽娘子小盆栽。我正打算拍照時,主人正好來開門並且熱情地招呼我們,當我放下相機轉過頭,主人愣了一下,認出了我,說他常常看我的臉書,非常喜歡我的書法云云。
離開時,主人堅持要送我一個盆栽。他特別挑了一下,認真地幫盆栽鋪上蘚苔,並配了一顆小小的太湖石。墨綠的蘚苔呼應著植物頂端小而密的翠葉,再配上白色蜿蜒的根莖,真是美麗至極。無端接受這樣漂亮的禮物有點不好意思,不過恭敬不如從命,我想著,或許回台北後回贈一幅字給他。
想來網路真是個奇特的世界,常常在現實世界遇上網友,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卻又彷如老友重逢。這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總會讓人感覺溫暖且愉悅。
我們在老街吃了台南小吃,依照計程車司機的建議買了船票,遊了一圈安平港。看到現代化的碼頭,還有一些屋前有遊艇碼頭的豪華別墅。
這些讓我回想起一九七四年大學畢業,系裡舉辦畢業巡迴展。來到台南時,我和幾位同學為了一探有名的安平日落,脫下鞋子走過一大片沼澤區,腳板被藏在爛泥下的蚵殼割得哀哀叫痛,好不容易才到達水岸。
當日風大,洶湧的波濤在落日霞光映照下,色彩絢爛且壯闊,又有漁船歸航,船體一下上浮到五彩浪頂,一下沉入浪裡,這樣的景象讓人震撼不已。難怪清代人認為「安平晚渡」是台灣勝景之首,歌詠數量在台灣八景詩中居第一位。
雖然船上導遊大力推荐幾個觀賞安平落日的最佳景點,但我想,如今爛泥沼已被柏油路面取代,風景再漂亮也喚不回昔日的氛圍,所以也就沒有留下來看日落,而是直奔高鐵站回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