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信仰 6-2

文/星雲大師 |2024.10.16
387觀看次
字級
信仰能讓我們在生活裡減少煩惱而得自在,這樣生活自然美化。圖為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十八羅漢園區。圖/如地

文/星雲大師

二、信仰的價值

我們活著要追求有價值的人生,對於信仰也要追求有價值的信仰,信仰的價值很多:

(一)信仰能使思想統一

有的人常感到自己沒有主宰,不能確立中心的目標,這是因為本身沒有信仰。沒有信仰的人,往往不能使思想統一而產生力量。

譬如信仰同一種主義,憑藉著這股信仰的力量,可以為主義犧牲生命。因為思想統一於信仰主義上,任何其他的學說、外力,都動搖不了我們。泥水匠蓋房子,用水把砂、石、水泥混凝在一起,築砌一棟堅固的大樓,相同的,信仰可以把各種不同的見解陶融成統一的思想,運用這統一的思想,可以解決人生許多的難關。

(二)信仰能使前途有望

有信仰的人遇到難忍的痛苦,或是致命的打擊,由於信心的生起,終能克服困厄,再度燃起希望。即使身罹絕症的人,只要對人生有信心,病魔也奈何不了他。我曾經到虎尾龍善寺探望一位老尼師,當時他一臉憂鬱地對我說:「師父,這次您來還看得到我,恐怕下次來就見不到我了!醫生說我患了大腸癌,只剩下兩個月的生命了……」

記得那時我安慰他:「出家人還怕什麼死?對生死應該超然度外,好好念佛,多發心做些對社會大眾有益的事,如果你對未來充滿信心,我想你的病是不要緊的。」他聽了我的話,從此每日奔波勸募,五元、十元,慢慢積少成多,竟然在雲林成立了「佛教之聲」廣播節目,每天請人在電台廣播佛法。在「佛教之聲」中兩個月悄然過去了,他並未被病魔所攫走,仍然身體健康地為弘法事業忙碌。

幾年後,我再度到虎尾,遇見了他,他對我說:「師父,我的病已經不藥而癒了。」

(三)信仰能使煩惱解脫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困擾我們的是煩惱,煩惱往往是我們成功立業的絆腳石。煩惱有來自社會、家庭、感情及經濟,乃至身體的生老病死,心理的貪瞋痴等。很多人碰到煩惱,只是喟嘆:「沒辦法!」事實上,去除煩惱的辦法很多,如果我們能善巧運用佛法的信仰,就可以減少許多煩惱。

煩惱好比疾病,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專門對治煩惱的良藥。患了貪瞋痴的煩惱可以用戒定慧來對治;慳吝的人,教他行布施;暴戾的人,教他學慈悲。有人受到挫折而灰心喪志,可用因緣來對治,使他觀一切法無自性而振作奮發,諸如六度、八正道、參禪、拜佛、念佛等等,不但能夠對治煩惱,更是解脫的妙方。我們對於佛法這劑藥方要生起不疑的信仰,好比病人相信醫生的診斷,才能安心服藥,藥到病除。

(四)信仰能使身心安住

人生在世,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很重要。工作的人,經過一天的辛苦,要回到舒適的家休息;倦飛的鳥,經過一天的覓食,也知道飛回巢中安棲。讀書的人,把身心安住在書本上面;做事業的人,把身心安頓在事業的發展上,而那竟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人,是無處安住身心的。因此,尋找身心的安止處是刻不容緩的事。

有時我們會感到身心茫然,不知安住在何處。假如我們對佛法興起了信仰,就可以把身心安住在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上面,身心一旦獲得安住,遇到任何的困難就不會退縮畏懼了。基隆海會寺的道源長老,曾告訴我他的親身經歷。當年日本軍閥侵略中國時,有一天到寺院去掠奪,日本人看到道源長老便喊道:「站住!」長老心想:「不能站住啊!他會要我的命呀!」於是不顧一切拔腿就跑,日本兵在後面窮追不捨。長老一邊奔跑,口中一邊稱念「觀世音菩薩」。跑了很長一段路,躲過日本兵的視線,逃進了一位信徒的家裡。信徒看到師父來了,忙說:「師父,您來了!」

驚魂未定的老法師卻回答說:「觀世音菩薩!」

「師父,請坐!」

「觀世音菩薩!」

「師父,請喝茶!」

「觀世音菩薩!」

無論對他說什麼,他總是回答:「觀世音菩薩!」因為當他生命遇到危險、沒有地方安住的時候,他只有一心皈命觀世音菩薩,把身心安住在菩薩的聖號上面。所以,當我們遇到苦難而皈命佛菩薩時,不管佛菩薩是否因我們的虔誠感應而救了我們,至少當下已能將身心安住在佛菩薩的信仰上,得到了平安。

(五)信仰能使生活美化

我們要使生活內容更充實、更美化,信仰是一個很大的因素。被人欺侮了,有信仰的人不會生起瞋恨心,會認為是修持忍辱應該遭遇的:「我是個有信仰的人,應該忍讓才對。」信仰,使我們懂得委屈求全,在生活裡減少煩惱而得自在,這樣生活自然美化。

有信仰的人,對於困難、折磨,認為是莊嚴人生內容的必備要件。困難挫折對他們而言,已不是困難,而是邁向成功的礪石。有信仰的人,常常會想:「我現在虔誠的拜佛、念佛,廣修一切功德,將來可以到極樂世界。」由信仰而激發善行,對未來的世界充滿憧憬,不僅美化現世的生活,對未來的國土也先行設計藍圖;有信仰的生活富有意義,更充滿生機。

(六)信仰能使生命有依靠

信仰是人生終極的追求,沒有信仰,生命就沒有依歸。中日甲午戰後,日本外相陸奧宗光代表日方到中國來訂立馬關條約。當他出發時,女兒染病在身,他囑咐家人,沒有重大的事故,不必通信。正當和約簽訂至緊要關頭時,家書來了,說女兒病況嚴重,希望見父親最後一面。首相伊藤博文安慰他說:「你放心回去好了,這裡的一切我來處理。」

當陸奧宗光外相披星戴月的趕回家裡時,奄奄一息的女兒終於見到盼望已久的父親,高興的說:「父親,我就要和你永別了,但是我有一個問題一直梗在心中,等著您回來替我解答。」

「什麼問題?」

「我就要死了,我死了以後要到哪兒去呢?」

身為政治家的陸奧宗光,雖然博學多聞,但是對於女兒臨終前的問題,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不過,他畢竟才智過人,安慰女兒說:「死後去哪裡,我不知道。不過,我經常看你母親在念佛,我想佛陀會帶你到一個很好的地方去。」他的女兒聽到這話,帶著安詳的笑容離開了人間。陸奧宗光因為沒有辦法解答女兒的疑團,於是開始研究佛教,選擇了佛教的信仰,最後還出家當了和尚。這件事說明陸奧宗光的女兒,懂得以信仰為生命的皈依,即使面臨死亡也能平靜毫不畏懼。(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