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信仰 6-1

文/星雲大師 |2024.10.15
65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佛教的信仰建立在理智、慧解上,是發乎自然,出於本心,絲毫不帶一點勉強。圖/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提供

文/星雲大師

今日佛教徒最需要的是生活裡要具備佛法。不曾接觸佛法的人,固然不知道佛法的利益,信仰佛教多年的人,如果身心沒有和佛法相應,生活中不懂運用佛法,也不會知道佛法的價值。佛法與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以下分六點來說明:

一、信仰的利益

談到信仰,有的人一開始信仰宗教,就走錯路,信了邪魔外道,這就是「邪信」。比邪信好一點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固然不好,但至少沒有走錯路,將來還可以選擇正確的信仰。另外一種是信得很虔誠、不知分辨的「迷信」。

迷信比不信又好一點,雖然迷信了,但總還是有信仰。像老公公、老婆婆們,手裡拿著一炷香,虔誠地跪在神明面前,口中喃喃有詞,在我們看起來是迷信的行為,但是他們那一片純真的心,是非常可貴的。

至少宗教勸善止惡的觀念,已深植在他們的心中,因此即使是迷信也比不信好。當然,比迷信更好的是「正信」,能夠對佛法生起正確的信仰,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正信佛法能帶給我們什麼利益?

(一)信仰如手

人因為有雙手,所以能夠創造各種事業,世界上許多奇巧的發明,也都是由於有萬能的雙手。如果沒有科學家雙手靈活的運作,發明了電燈,我們怎能享受到光明的可貴?如果沒有醫生雙手精湛的醫術,我們身體的疾病如何治癒?

又如文化事業的推展、國防軍備的設施,都需要依靠雙手的操作。我們常比喻說:得到了助手,或失去了左右手。可見手對我們的創業辦事,實在太重要了。

《大智度論》有一則譬喻說:「信仰的利益如手。」一個人進入寶山,山中蘊藏許多寶藏,如果我們沒有雙手,如何挖取寶物?同樣的,進入佛法這座無盡的寶藏裡,如果缺乏信仰的雙手,就不會堅定不移的埋頭挖寶,依靠著信仰的手,才能獲得其中的功用。因此,想獲得佛法的利益,一定要具備信仰。

(二)信仰如杖

佛法的信仰好比枴杖,能夠給人依靠。人生在世有時候會感到世路茫茫,沒有依靠,甚至遭逢絕路時,沒有任何的助力。假如有信仰作為依怙,在顛簸的人生旅途上,就可以依靠這支枴杖而走向平坦的大道。

《八大人覺經》說「國土危脆」,又說「人命在呼吸之間」,器世間的一切是虛幻無常的。尤其台灣地區,颱風、地震頻繁,當這些自然的災害來襲,人力無法抗拒的時候,更會感到人類的渺小、脆弱。如果我們有了佛法,好比手中有根枴杖,能夠獲得心裡的安全感。人生需要尋找依靠,對諸佛菩薩的信仰,能使我們在虛幻的世相上,建立安穩的依靠。但是如不能對佛法興起信仰,將得不到佛法這支枴杖的利益。

(三)信仰如根

花能開得芬芳美麗,因為有深厚的根;樹能長得茂盛蒼鬱,因為有紮實的根;人能夠生存下去,因為有生命的根;一切事業的成功,也因為有鞏固的根基。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基礎的根本穩固了,摩天大樓才能建築。

信仰是產生無量功德的根本,《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依據信仰的根,能使我們在佛法中,修福修慧,奠定人生基礎,進而到達了生脫死的境界。菩薩的五十二階位,也是從「信仰」的根起發的。經上告訴我們:沒有信仰的人,好像一棵枯萎的樹,不能開花結果。對於信仰的「根」,我們應以法水好好的灌溉、照顧,使它茁壯、開花、結果。

(四)信仰如船

信仰的利益,好比船舶。在茫茫大海中,船能夠運載乘客到達目的地,信仰也具有同樣的功用。《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想要進入深廣遼闊的佛法大海,必須有指南針才不會迷失方向。《大智度論》又說:「要想進入佛法大海之中,布施、持戒雖也能進入,但信仰對一個初入佛法的人來說,比布施、持戒更重要。」在浩瀚的佛海裡,如果不能掌穩信仰的船舵,是無法深入龍宮,探得驪珠的。我們必須駕著信仰的船筏,才能在佛法的大海裡,採取到佛法大寶。在這一望無垠、茫茫無邊的人生苦海中,也唯有依靠信仰的大願船,才能從生死大海的此岸,安然地到達涅槃解脫的快樂彼岸。

(五)信仰如力

國父說:「信仰就是力量。」對一件事有堅定的信仰,自然能形成力量。當初民國的建立,即是建立在國人對民主政體的熱切信仰上。

哲學家方東美先生去世時,在許多紀念他高行的文章當中,有一篇這樣描寫:方先生平生喜愛游泳,有一次在游泳時,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他拚命的掙扎,但是愈掙扎愈下沉,眼看即將遭到滅頂。這時他想:「我是個哲學家,對於生死應該看得開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樣子太難看了。一個哲學家,死也要死得灑脫一點啊!」這麼一想,四肢自然放下,結果,竟然藉著水的浮力浮出水面而獲得生還。對自己有信心就能產生力量,何況是對真理建立起信仰。

佛陀在世時,經常在恆河沿岸說法,有一個信者知道了,想渡河聽佛陀說法。但是找不到船隻,望著滾滾的恆河著急不已,有人開玩笑地說:「你何不從河上走過去呢?」由於此人對佛陀及佛法充滿了信仰,於是不顧河水的洶湧,不在水相上起分別心,果然涉水到達彼岸。信仰的力量,即使是驚濤駭浪也阻擋不了,這種力量,實在不可思議。

(六)信仰如財

日常生活中,沒有了錢財,生活就沒有著落,近年來,世界遭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能源缺乏、經濟危機,於是探測家們拿著儀器,到海底、山間,尋找新的油田。其實我們人人都有一座油田,那就是信仰,信仰就是我們的能源。

人類向紛紜的心外世界尋找財寶,卻不知自己內心有無限的財富,古人說:「反求諸己。」我們內心的寶藏、能源,要用信仰的鋤鏟,才能挖掘。佛經上提到財富,有所謂「七聖財」,七聖財中第一種就是信仰的財寶,有了信仰的財寶,人生更豐富。

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在於佛教並不一味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建立在理智、慧解上,甚至佛教的信仰可以建立在疑情上面,因為信仰是發乎自然,出於本心,絲毫不帶一點勉強。等我們的迷惑解除了,我們的信仰會更堅固;信仰堅固不移,才能真正得到信仰的利益。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