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社會進步、科學昌明、人類的生活提升」,不過,怎麼樣地科學進步、經濟成長,它不容易帶來世界的和平,唯有人類相互交流、聯誼、來往,這個世界才能和平,社會才能安樂。我們個人的力量渺小,要全世界的人跟著我們的理念走、跟著我們的步伐行,不容易;但至少,與我們自己有關係的人,應該來往、溝通、聯誼,真正地成為一家人。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現在說「社會進步、科學昌明、人類的生活提升」,不過,怎麼樣地科學進步、經濟成長,它不容易帶來世界的和平,唯有人類相互交流、聯誼、來往,這個世界才能和平,社會才能安樂。我們個人的力量渺小,要全世界的人跟著我們的理念走、跟著我們的步伐行,不容易;但至少,與我們自己有關係的人,應該來往、溝通、聯誼,真正地成為一家人。
辦學校 實踐理想
你們各位知道,我是一個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中學教育,甚至小學教育、幼稚園教育都沒有受過的人,我一生沒有領過一張畢業證書,連佛教學院都沒有畢業。當然我在私塾裡、在佛學院裡,也曾有讀書的過程,不過我就好羨慕「學校」,很羨慕青年學子受教育。我雖然沒有跟武訓興學一樣的境遇,但是我想:「窮小子也有理想,我可以辦學校。」
我離開佛教學院、回到祖庭禮祖的時候是二十一歲,有機會擔任了白塔村裡一所國民小學校長,那時候全校只有二、三百個學生。不過,我也很得意了,我沒有受過師範教育,只是憑著從南京回來宜興這個鄉下地方的因緣,因為南京是國民政府所在地,宜興縣政府教育局人員想,這個是「南京」回來的,大概會有一點本領吧。所以,我就做了村裡國民小學的校長,也很用心辦學。
人生有很多的階段性,幾十年前,要在台灣辦大學,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就從幼稚園開始辦起,在台灣南北辦了很多所幼稚園。辦了之後想:「我們是男眾,連到幼稚園教書的資格都沒有,幼稚園都是女眾在教的,來辦小學好了!」但是小學不准由民間辦。
「辦中學!」第一所中學是在1963年左右,於台北創辦的「智光商工學校」,目前只剩我一個唯一的創辦人。後來再辦了普門高中,但我要求辦大學,教育部就不准許。沒有辦法建大學,光建寺廟不是我的願望,雖然寺廟也是學校,不過沒有個證明,總不像個學校的樣子。
台灣不准辦,我就到美國去辦。
二十年前左右,我在洛杉磯辦了一所西來大學,也是慈惠法師幫忙籌辦的。西來大學在十年前就拿到 I-20,去年,得到美國西區大學聯盟(WASC)的認證,通過之後,美國的高中學校就來電話、信函,要我們到他們學校招生。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這是中國人在美國辦的第一所受到美國政府正式承認的大學。感謝曾在台灣花蓮師範學院擔任院長的陳迺臣校長,願意在西來大學擔任校長,現在校務日行千里,進步迅速。
有願心 開展因緣
我一心想:「美國人到台灣辦了多少大學,來而無往,沒有禮貌,我們中國人,也要到美國辦一所大學回報。」這是自我安慰的話。其實,美國哪裡要我們去辦大學?人家幾百年的名校多的是。不過,宗教徒都想「盡我的心」。
後來台灣終於開放准許辦大學。其中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恐怕沒有人知道,華梵辦工學院多少與我有一點關係。為什麼?有一天,我對前教育部次長,也是前彰師大校長,說:「過去佛教都不能辦大學,請讓我們佛教也辦個大學……」他說:「我不是准你辦大學了嗎?」我說:「啊?在哪裡?」他說:「不是華什麼大學?你不是什麼雲嗎?」我說:「那是曉雲法師辦的華梵大學。」他說:「啊!不是你啊!我以為是就給你辦的。」我說:「沒關係,我們可以另外再來辦,請助我一臂之力,我們只要政府准許就好。」
其實佛教辦大學,最早是很困難的,為什麼?佛教裡找不到校長啊!沒有校長,就找不到老師。早期信佛教的老公公、老婆婆,他們不能幫我辦大學啊!有一次,和慈惠法師從台北回高雄,路上就提到想請黃永武先生做院長,因為最初我們想辦個文理學院,但是他一直很客氣。我說:「客氣不行,佛教裡有個觀念,等到人家退休了再請他做校長,他已經沒有力量了。我們想找年輕一點,有知名度、著作等身、能有所為的。」
正在想佛教的人才在哪裡呢?忽然看到一本書上寫著「道教協會理事長龔鵬程先生」。我立刻跟慈惠法師借大哥大,打電話問:「龔鵬程先生在哪裡?」當時我們並不認識,也沒有見過面。找到他後,我說:「龔先生,我要辦大學,請你做校長好嗎?」當然,這件事對他來講也是很意外。我想,那個時候他心裡也生起很大的猶豫。不過,我是很誠意的,我也自信學校能夠辦得起來,因為現在開放辦大學了,而我也不忌諱他信仰什麼宗教,會授權給他……
龔校長也很爽快,他說:「我考慮、考慮!」那麼,佛光大學就開始籌備,過程非常順利。
但是山坡地開發很困難,有人就警告我:「山坡地要開發,沒有十年是不會成功的。」我想,糟糕!辦一所大學,光是一個開發執照就要等十年,等於人家超前趕路,都已經到了歐洲、非洲,我卻還在台灣原地踏步。這個不行啊!
剛好有一位黃先生說:「我在嘉義有一塊地,是預備辦學校用的。現在我不辦了,送給你!」我心想:「哪有這種好事?我一要辦學校,人家就要送學校給我?」當然,我告訴他:「你這塊地值多少錢,我們跟你買好了!我不要你送。」我個人一生不想討「意外之財」,從過去人家要送我寺廟、政府要送我地,我一概都不要。橫財不發命窮人,要有那種福德因緣才行啊!
我跟黃先生買地,承蒙他也很爽快。好奇妙的是,這塊土地沒有經過水土保持的審察,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有了學校執照。這所南華大學從開始建校到辦學,只有半年的時間,從一磚一瓦都沒有,半年之後就開學了。
我就回想起當初要辦普門高中的時候,也是需要有土地,籌辦個一年、二年後,教育廳的官員說:「你可以接辦蔣經國先生在江西辦的、遷移到台灣的正氣中學,更名為『普門中學』啊!」我說:「不行,現在已經八月,九月就開學,招生來不及了,明年再辦吧!」他說:「可以的!佛門廣大,法力無邊……」他勸我接辦。民求官,很難求;官命民,太好了,我說:「真的!」我就開始招生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