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戒定慧三種學問 4-4

文/星雲大師 |2024.07.05
470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心有多大 力量就有多大

提問四:請問大師,在佛陀紀念館供奉一顆佛牙的意義是什麼?如果將此建館的經費,拿去救濟、布施是不是會更好呢?



大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諾曼第登陸,造成幾萬美軍傷亡。在諾曼第島上沒有什麼東西,美軍登陸以後,就在島上插了一支美國國旗。一塊布,那麼有價值嗎?需要用幾萬人的生命去換取嗎?又好比美國人花了幾十億、幾百億美金登陸月球,登陸月球做什麼?插上一支美國國旗,需要花幾百億美金嗎?但是如同阿姆斯壯說的一句話:「我在月球的一小步,是人類歷史的一大步。」

恭迎這顆佛牙經過泰國的時候,泰國僧王跟我說了一句話,他說:「佛牙很小,但是它需要的土地很大。」對的,我們的心有多大,力量有多大,要表現出來。這不只是佛牙,而是普世人的心,就看大家如何體會了。



提問五:請問大師,如何讓第一次接觸佛教的青年喜歡佛教,甚至對佛法感到興趣?



大師:「我不是來玩的,是來求真理、求佛法的。」你有了真理、有了佛法,下面的問題還會不好解決嗎?有佛法,就有辦法!



提問六:請問大師,我在大學的課業非常繁重,我要如何能夠兼顧學業,同時又能夠來到佛光山當義工?



大師:以學業為主,當義工,看時間;學業完成對未來有重要。學業有階段性、有時間性,義工是一生一世的,像阿彌陀佛到現在還在做義工,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是義工,釋迦牟尼佛一生也是義工。要跟各位報告,我一生沒有領過薪水,只有一次在宜蘭替一個人家念經,他給了我六十塊錢,我就用來創辦《蓮友通訊》,這份刊物在佛光山宗史館裡應該有展示。

我沒有薪水,但是不窮、不苦,因為我有版稅、稿費。但是前年在美國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人老了,就會有生老病死,那麼我死的時候,世界上的人關心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星雲大師不曉得存了多少錢?』」

如果星雲大師的錢多,不光采啊!我就問管錢的那位徒眾,說:「我有多少錢?」他算了算,告訴我:「你有兩千多萬。」哎喲!兩千多萬?那也太多了。錢要把它用了,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是智慧,錢用了才是自己的。要怎麼用呢?大家就七嘴八舌,這個說、那個說,後來請來覺培法師的爸爸,是一位會計師,他建議可以把錢存到銀行裡做「公益基金」。所謂「公益基金」,就是把錢存到銀行之後,就不能動用,就不是你自己的了,只能指定做公益,為了公家、利益別人。

那麼,錢存進去不到一個月,我再問:「存了多少錢了?」他說:「三千多萬了。」「利息這麼高呀?」他說:「不是啦,是人家響應你啦。」「這麼好?」後來我就想,自己還是要具備一些條件,所以就開始努力寫字。我跟人家結緣,大家對這個公益基金就很關注,目前已經有三億多元了。

現在我們用這個公益基金辦了「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範圍遍及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甚至還辦了「教師獎」,最近我也想辦「三好校園獎」。不過,真奇妙,這個基金愈用愈多。所以,我很感謝這個世間,到處都是情義、都是恩惠、都是不可思議。

各位同學們,不必要錢,要因緣。你有緣分,金錢、愛情、名利都會來找你;你沒有緣分,就是你去找金錢、名聞利養,它也會離你而去。

隨順因緣 學習給人接受

提問七:大師,我有一個困惑,就是吃素和吃葷有什麼不同?因為我一直覺得植物也有生命。



大師:生命,是會動的;生命,是要有心的。青菜蘿蔔,雖然能生長、會死亡,但是它沒有心,它是生機,不是生命。你吃動物,牠有心理的反應;你吃植物,只有物理上的反應,沒有心理的反應。

在佛教也不是完全要大家統統都素食,不過佛教重視不殺生。有人以為吃葷很養生,能增加健康,這是不盡然的,牛、馬都是吃草,駱駝、大象都是草食動物,也很有力量。獅子、老虎、大象,哪個力量比較強?大家應該在電視上看到過,老虎、獅子不敵大象的鼻子,所以素食者有耐力,反而有的時候,像老虎、獅子凶猛,耐力不夠。



提問八:大師,今天的人類靠著電腦、網路在做聯絡,造成人我之間的冷漠關係,您是否會擔心,佛光山也會因為這樣的關係,產生一些冷漠的關係?



大師:時代的發展,是大眾的共業。這我倒不去杞人憂天,隨因緣而分辨,人類就是「你有政策,我有對策」。



提問九:如何修行才能夠不讓自己亂發脾氣?



大師:發脾氣的人要問自己,問我沒有用。



提問十:請問大師,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



大師:給人接受很要緊。民主政治要選票,領導人也要因緣、要選票。



提問十一:請問大師,佛教要如何跟環保結合在一起?佛教是以慈悲為懷,似乎跟環保連不上關係。



大師:剛才說,做領導人,要讓人接受很重要。佛教非常重視環保,所謂「天下名山僧占多」,過去的出家人都很重視環保、保護山林。

經典裡有個睒子菩薩說,他走路不敢太重,怕踏痛大地;他講話不敢大聲,怕驚醒了大地;他東西不敢亂丟,怕汙染了大地。佛教不但重視一般的環保,尤其重視「心靈環保」,大家都應該嘗試「心靈環保」的運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