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兼細胞治療轉譯中心主任周德陽(中)帶領研究團隊,有了全球革命性重大突破。圖/中國附醫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癌症長期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細胞治療為全球新興療法,透過施打免疫細胞、幹細胞等特定細胞來治療癌症等疾病。然而,實體腫瘤如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等,仍是當今細胞療法公認「最難攻克的城池」;而所有癌症人數中,實體癌症占了超過9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兼細胞治療轉譯中心主任周德陽帶領研究團隊,有了全球革命性重大突破,專家團隊歷經多年研發「可異體移植、非病毒基改之多靶向奈米抗體- CAR.BiTE-γδT免疫細胞治療」,在動物實驗展現多項亮麗成果。
包括有效滲透到實體癌內部,且分泌BiTE雙導向T細胞活化抗體,激活周邊免疫細胞,共同對抗癌細胞;以肺癌和三陰性乳癌等小鼠模式,證明能延長3-5倍生存時間,癌細胞消失9成以上。
周德陽院長指出,中國附醫多項全球創新生技成果,首先獲得科學研究權威國際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於2023年3月接受刊登,此外,相關研究技術已在美國等多國進行專利審查,並且技轉給長聖國際生技公司,進行製程開發和申請臨床試驗。
周德陽說,中國附醫以自行研發的「CAR.BiTE-γδT 細胞治療」是以廣大的實體癌症病人為中心,為全球醫學做出重要貢獻,專家團隊在實驗室歷經多年挑戰,成功跨越現行細胞治療法的鴻溝,做到能對抗多種實體癌症,如肺癌、大腸癌和乳癌等,並且以異體移植產品大量大規模製備,具備隨取隨用,幫助癌症病人無法等待自體細胞製造的時間和風險。
此外,「CAR.BiTE-γδT 細胞治療」有助於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和普遍應用,未來將有望應用於各種表達HLA-G的癌症病人,而且能合併標靶和化療使用,可望大幅改善病人預後,延長生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