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精神醫學 助街友早日返家 陳玲芳 |2023.04.07 語音朗讀 10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希望藉由「街頭精神醫學」的成熟,幫助更多具有精神疾患的街友早日返家。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如何對待街友,是一座城市是否進步的重要指標。但社工師與警消等第一線人員,接觸街友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無法辨識有無精神疾患,以及需要何種醫療協助的問題。因此,在台北市衛生局與社會局共同合作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精神科醫師「化被動為主動」,離開象牙塔、前往街頭,評估街友的身心狀況,期能給予及時並準確的醫療建議。以台北市大安區、信義區為例,若區內社福中心發現街友時,主要負責的社工師,便會連絡松德院區醫師,一同前去探望街友。此時,社工師負責調查其身分、給予生活必需品、協尋家人等服務;而醫師則主要評估街友的身心狀態,以判斷其是否適合「以天地為家」的流浪生活。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指出,此類精神醫療的介入,近年在美國愈來愈受到重視,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將其稱為「街頭精神醫學(Street Psychiatry)」。街友的幻聽與妄想街頭精神醫學為何重要?以某位住在建國高架橋下的街友為例,他向鄭勝允醫師表示是「橋」用非常權威的口吻命令他「住下來」(幻聽),所以他不能回家;另外,某位在國父紀念館外長椅上的街友,則表示自己在「吸收日月精華」(妄想),自然也不願回家。圖/pexels以上兩位街友,皆屬重大精神病(major psychosis)導致其行為異常的案例。另外,也有許多街友屬於酒精、毒品、賭博的成癮患者,被家人斷絕關係、拒絕往來,最後「雖有家,卻歸不得」。想當然爾,用傳統的思維,欲幫助上述街友,成效相當不佳,也因此需要「街頭精神醫學」介入。街頭精神醫學如何介入?鄭勝允簡單介紹初步評估部分,因為街友對陌生人通常採取防備態度,加上又無家人提供客觀資料,自然比看門診難上許多;起初,他也不知該如何切入重點,但隨著逐年累積經驗,他已開發出三個必問的問題:精神醫學的介入治療一、何時開始無家可歸?當時發生何事?了解開始流浪的原因,有助於推測診斷。例如當初遭家人趕出家門、或是剛出獄但家人卻都避不見面,極有可能是「酒精」或是「毒品」成癮患者。二、你的家人在哪?還有聯絡嗎?了解個案對家人的看法,亦有助於推測診斷,以及評估送其返家的可能性。例如害怕父母在飯菜裡「下毒」因而逃家,極有可能是受到「被害妄想症」的影響,若不治療,則個案不可能返家。三、未來打算做些什麼?了解個案對未來的計畫,有助於判斷現實感。若計畫可行,則務必請社工協助;若無計畫,則可邀請他接受社工師的建議與安排;但倘若計畫太天馬行空,則要考慮接受精神疾患的相關治療。圖/pexels鄭勝允表示,藉由在街頭訪視街友的經驗累積,街頭精神醫學也逐漸有了系統性的論述,他與松德院區都希望,藉由街頭精神醫學的成熟,進而幫助更多具有精神疾患的街友,得以早日返家。畢竟,「家」始終是人們得以依賴、最溫暖的地方。 前一篇文章 肩頸緊繃引頭痛 體外震波治療 下一篇文章 對抗多種實體癌 細胞治療大突破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2【島嶼拼圖】啜飲時光佳釀:探訪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11.1803【歲時.節氣】小雪──霜風一夜落寒林2025.11.2004北島佛光山三皈五戒 點亮自性開啟智慧2025.11.2005新營講堂慢活閱讀 佛光家庭享受走讀趣2025.11.2006COP30首份草案 重啟化石燃料戰場2025.11.2007【分享時刻】荷花與火車2025.11.2008【愛的關鍵字】 老壯世代的共居挑戰2025.11.2009佛大蔬食系 國際廚藝賽獲銀、銅牌2025.11.2010世界兒童人權日 照亮孩童未來 2025.11.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暖身加收操 避免天冷運動傷害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5天然護胃食材 緩解胃脹、胃痛壓力大蕁麻疹易上身 改善飲食作息防發作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多吃蔬食少糖少油炸 營養均衡啟動代謝力 作者其他文章邱文達:全民健康運動 從個人生活習慣開啟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守護偏鄉 台東早產兒日點燈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