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 |2025.11.21
13觀看次
字級
黑色食物入腎,是小雪時節最佳的食療原則,推薦食材包括黑米、茄子、菱角等。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明天即將進入小雪節氣,預示冬季正式起跑,天氣轉冷、日照漸少,是體能下降、情緒低落最容易被放大的時期。中醫強調「冬令養藏」,小雪養生必須兼顧補腎助陽、溫肺化咳、情緒調和三大面向。

建功馬光中醫診所黃建翰醫師提醒,畏寒、咳喘、痠痛皆在小雪後高發;初鳴堂中醫診所徐瑋憶醫師則指出,日照減少使「冬季憂鬱」更常見,需從飲食、穴位、生活節奏共同調理,才能安穩入冬。

黃建翰醫師表示,小雪後陽氣漸弱,陽虛體質常出現手腳冰冷、倦怠、面色蒼白等狀況。寒邪阻滯經絡,血循下降更易誘發痠痛。中醫以「溫陽散寒」為主,常透過當歸四逆湯、桂枝附子湯溫經通絡;脾氣不足者搭配黃耆建中湯助氣推血。

筋骨痠痛、關節僵硬則以祛風散寒、強壯肝腎為原則,用獨活寄生湯、黃耆五物湯等方劑改善氣血不暢,尤適合有舊傷、風溼體質的族群。

冬季寒飲易困肺,許多患者會出現乾咳、氣喘、鼻過敏、清晨咳嗽加劇等問題。黃建翰醫師說,治療多從「溫肺散寒」著手,以小青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協助排除寒飲。

手腳易冰冷 喝薑桂黑豆溫腎茶 

若喘促久未改善、伴腰膝痠軟,屬「腎虛不能納氣」,以補腎方調理如腎氣類方、補氣回陽類方(如參附類處方加五味子)。痰溼明顯者則酌加半夏、茯苓、澤瀉等祛溼化痰藥物。

他亦曾治療冬季反覆咳嗽患者,辨證「肺失清肅、腎陽不足」,以桂附地黃類方合潤肺方調理兩個月,症狀明顯改善。

黃建翰醫師推薦「薑桂黑豆溫腎茶」,適合怕冷、疲倦、手腳冰冷者飲用。材料(全素)為乾薑、桂枝、黨參、杜仲、黑豆、紅棗。做法是將前述材料加水800ml,小火煮 25∼30 分鐘,早晚溫飲。功效有溫陽祛寒、補腎健脾、促進血行。薑桂溫通經脈,黑豆、杜仲補腎強腰,紅棗與黨參顧脾胃,使補而不燥、溫而不上火,屬小雪後最平和的養生茶飲。

徐瑋憶醫師指出,小雪後日照縮短,使血清素下降、褪黑激素上升,容易導致情緒低落、疲倦、嗜睡、沒精神,甚至符合冬季型憂鬱症的診斷。常見表現包括情緒低落、嗜睡疲倦、食欲變化(常見為碳水化合物攝取增加)、難以集中注意力、無價值感或內疚。若症狀影響生活,應尋求身心科與中醫共同治療。

出現疲倦咳嗽痠痛 身體需調理

徐瑋憶醫師強調,黑色入腎,是小雪後的最佳食療原則。推薦食材包括黑色穀物:黑米、栗子、菱角。堅果油脂像黑芝麻、核桃。菌菇蔬菜:黑木耳、香菇、茄子、紫花椰菜、海帶(甲狀腺疾病需詢問醫師)。豆類:黑豆。水果(少量):藍莓、黑棗、葡萄、桑葚。

小雪不只是一個節氣,更是身體轉入「冬藏模式」的開關。若此時容易疲倦、咳嗽、痠痛、情緒起伏,都代表身體正在提醒你「需要調理」。黃建翰醫師建議早睡晚起、避風防寒、運動宜緩;徐瑋憶醫師補充:多晒太陽、保持社交、規律運動有助穩定情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