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常見4症狀 中醫針灸助免疫

陳玲芳 |2023.04.06
725觀看次
字級
「長新冠」患者,容易出現焦慮、失眠、憂鬱、腦霧、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冠疫情至今已超過三年,各國防疫政策逐步轉向解封與開放。台灣也將與世界接軌,3月20日開始防疫政策鬆綁,新冠之輕症、無症狀確診者可免通報、免隔離,預期大部分民眾,將會陸續感染新冠病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針灸科主治醫師魏任宣說,幸運的是,目前已有多種西藥與中藥之抗病毒藥上市,皆可有效預防重症發生,因此感染新冠病毒,再也不是令人恐慌的噩耗。然而,也要注意防範確診後各種層出不窮、五花八門的後遺症,避免成為另一個夢魘的開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約有10%至20%的人會出現中長期症狀,稱為「後新冠症候群(Post-COVID Conditions)」或「長新冠(Long COVID)」。

目前醫學對長新冠的成因尚未全面了解,推測可能是病毒感染或潛伏於身體的其他部位(例如腸道或大腦中),或是確診造成的免疫系統紊亂(例如自身抗體錯誤攻擊人體器官),甚至是血栓和小血管損傷,導致清除代謝廢物的能力下降。

魏任宣表示,中醫善長調理體質、補足現代醫學尚未解決的謎團。面對因人而異、各種不同的長新冠、後遺症,中醫會根據每位病人的體質辨證,給予個人化對應藥物,以達到最理想的療效。

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針灸科魏任宣醫師。圖/北市聯醫提供

他指出,長新冠後遺症常見的四大類別,包括「消化道症狀」、「呼吸道症狀」、「神經症狀」與「其他症狀」。當中,「神經症狀」包含焦慮、失眠、憂鬱、腦霧(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障礙)、嗅味覺異常,似乎是最讓人捉摸不定。

然而,用中醫的角度來看,這些「神經症狀」多與「脾胃虛弱」、「溼濁不化」、「清氣不升」有關。用現代醫學方式來解釋治則,就是將新冠確診後的病理產物(病毒結構蛋白、核酸碎片或免疫反應後的複合體)清除乾淨,並重建微循環、恢復並增強正常的生理功能。

魏任宣強調,針對有焦慮、失眠、憂鬱、腦霧、嗅味覺異等「長新冠」患者,除依個別體質配製科學中藥外,北市聯醫研發的「淨霧方」即飲包,經中醫師診斷後也可開立搭配使用,療效更佳。

而除了中藥調理外,經醫師評估後可搭配「針灸」治療。關於針灸對長新冠的療效,國際上已有多篇研究論文發表,針灸可影響神經系統與免疫功能之間的聯繫,達到抗發炎、刺激免疫和調節神經系統,緩解許多臨床症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