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唐毅醫師手指甲狀腺癌3.3公分,如2粒大小鐵蛋。圖/大林慈濟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家住台南、67歲阿香姐,ㄧ年多前,脖子開始腫痛,以為是注射疫苗所致,沒有太多理會,腫痛持續了1年半,直到妹妹提醒「不可輕乎」,才積極就醫,確診為甲狀腺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廖唐毅表示,患者經外院兩次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無法得到明確診斷;之後到院經過一系列檢查之後,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並接受全甲狀腺切除術,今年1月底入住同位素碘-131輻射隔離病房治療,日前已康復出院,只須定期回診追蹤治療。
阿香姐說,2021年打第二劑新冠疫苗,脖子就開始腫痛,一開始以為是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一直忍痛1年半。直到某次與妹妹聊天,她提醒「昔曾罹二癌」,不可能是疫苗引起腫痛,應積極就醫尋出病灶。妹妹一語點醒「夢中人」,原來阿香姐過去15年內,曾罹患2種癌症、開過4大刀,以及5次住院治療紀錄。
「她真的很會忍!」廖唐毅醫師說,從影像醫學報告顯示,阿香姐脖子裡有7至8顆大大小小的結節,從小的0.3公分至大如2粒「小鐵蛋」3.3公分橢圓結節。
主治醫師廖唐毅(左一),為阿香姐回診觸診檢查。圖/大林慈濟提供
根據2020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台灣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 )名列國人第7大癌症,是女性第四大癌症,每10萬名女性中就有3,715人患有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近年來發病率逐漸上升,以女性病患發生率竟高達男性3倍以上;以國內外名影星都曾罹患甲狀腺癌,曾出演韓國電影《寄生上流》的女星朴素丹,以及台灣歌手方季惟、主持人李明依等人皆被診斷甲狀腺癌。
廖唐毅說,甲狀腺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形狀如同一隻蝴蝶,包覆在脖子氣管前方,用來分泌甲狀腺素,並掌管全身的新陳代謝,影響血壓、心跳、體溫及體重的變化。當甲狀腺的正常細胞變成異常細胞,並失控不停生長時,就會引發甲狀腺癌,好發於30至45歲年齡層。
廖唐毅表示,9成的甲狀腺癌為分化良好的甲狀腺乳突癌或濾泡細胞癌,手術摘除病灶後,再針對癌細胞殘餘或轉餘之虞的患者,接受碘-131治療及追蹤,平均10年存活率可達將近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