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吃+4少碰 防自律神經失調 陳玲芳 |2023.04.06 語音朗讀 151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不明原因頭痛,容易焦慮、恐慌、緊張,作息不正常或壓力太大,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你是否遇過這種情形,只要有工作、任務在身,胸口就有點悶悶的,喉嚨也有點卡卡的,人變得容易緊張、焦慮,感覺身體「哪裡怪怪的」?即便去醫院也檢查不出具體病症。直到假期來臨,身心症狀才開始減輕,甚至因為突然放鬆了,才驚覺之前疑似「職業病」。專家指出,這就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10警訊營養師高敏敏表示,類似上述「大病不犯、小病不斷」、「老是覺得渾身不對勁」的人,罹患的乃是現代人日益普遍的文明病,而她歸納的「自律神經失調警訊」有以下十項:1.胃食道逆流:胃脹、胃痛、火燒心。2.睡眠品質下降:失眠、半夜驚醒、太早醒。3.姿態性低血壓:蹲下再站起來時,會頭暈目眩。4.喉嚨有異物感:壓迫感之外,也不能吞口水。5.心悸、胸悶:胸口好像被堵住,覺得喘不過氣。6.身體某部位大量出汗:例如手腳出汗,或頭部流汗。7.頭痛:不明原因導致緊縮性頭痛。8.腹瀉、便秘:肚子痛或是腸躁症。9.易焦慮、恐慌、緊張:作息不正常或壓力太大時,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10.眼乾、耳鳴:平常自律神經會控制眼睛及淚腺,同時幫助耳內血管正常收縮,但當自律神經失調時,則無法正常作用。建議咖啡因的每日攝取量,在300毫克以下,才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圖/pexels高敏敏說,平時自律神經會維持生理正常功能,亦即讓負責警戒跟緊張的「交感神經」與負責放鬆的「副交感神經」維持平衡,如果兩者失衡,就會造成各種身體不適感。換言之,壓力大,會造成身體過度疲累,就像現代人總是在工作跟生活上忙碌奔波,不懂得適時紓壓、放鬆,以致於連晚上該休息、放鬆時,身體仍呈現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的「工作模式」。曾有家醫科醫師,幫患者開的處方叫「放個假吧!」而除了適時讓自己休息、放鬆,可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外,平日飲食又該注意什麼呢?高敏敏營養師指出,「4多吃+4少碰」有助於預防自律神經失調。圖/高敏敏營養師提供4多吃1.維生素B群: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 避免憂鬱、焦慮。建議可多吃各種原型食物,並均衡攝取 包括全穀類、深色蔬菜等都很不錯。2.鈣質:協助放鬆肌肉、舒緩壓力。建議補充牛奶、豆乾、豆皮、黑芝麻等,這些都是鈣質豐富的食物。3.維生素E:缺乏易造成荷爾蒙失衡、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建議可補充蛋黃、植物油、深綠色蔬菜等。圖/pexels4.喝夠水:人體血液中有70%是水分組成,而身體因為呼吸、流汗,會不斷排出水分,所以補充足夠的水分,能幫助生理功能正常運作。4少碰1.酒精:會使水分流失、睡不好,因其會抑制副交感神經活動。喝酒也會讓身體發炎,導致免疫力下降。2.精製糖:血糖起伏大,會降低自律神經的穩定性。但凡人如我,真的想吃甜食,一天可以吃多少糖?根據衛福部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精製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能降至5%更好!3.咖啡因:過量的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再加上咖啡因會影響大腦中的腺苷受體,以及刺激腎上腺分泌,會導致焦慮、緊張,而已經容易出現壓力和焦慮的人,可能會因為咖啡因,而使症狀更嚴重。建議咖啡因的每日攝取量,在300毫克以下,才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4.高鈉食物:雖然鈉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可以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神經傳導、使肌肉正常收縮與放鬆。但要切記,鹽分攝取過多,可能造成交感神經活性提高,導致自律神經調節困難。圖/pexels高敏敏提醒,除了飲食之外,正常的作息也很重要。她建議應保持良好睡眠習慣,包括睡前一小時不碰3C,盡量不熬夜等。當然,如果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一直都沒有改善,甚至影響工作與生活,就要及時尋求醫療協助。 前一篇文章 醫療短波 下一篇文章 婦甲狀腺癌 忍痛1年半 碘-131救命 熱門新聞 01【島嶼拼圖】啜飲時光佳釀:探訪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11.1802【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3【歲時.節氣】小雪──霜風一夜落寒林2025.11.2004COP30首份草案 重啟化石燃料戰場2025.11.2005新營講堂慢活閱讀 佛光家庭享受走讀趣2025.11.2006【詩】很遠的那邊2025.11.2407【分享時刻】荷花與火車2025.11.2008【愛的關鍵字】 老壯世代的共居挑戰2025.11.2009北島佛光山三皈五戒 點亮自性開啟智慧2025.11.2010佛大蔬食系 國際廚藝賽獲銀、銅牌2025.11.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暖身加收操 避免天冷運動傷害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5天然護胃食材 緩解胃脹、胃痛壓力大蕁麻疹易上身 改善飲食作息防發作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多吃蔬食少糖少油炸 營養均衡啟動代謝力 作者其他文章邱文達:全民健康運動 從個人生活習慣開啟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守護偏鄉 台東早產兒日點燈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