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痴呆症患者 藉由曲調喚醒記憶 音樂療法 提升大腦適應力 韋士塔 |2022.06.18 語音朗讀 26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研究顯示音樂能提高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適應能力。圖/法新社專家認為,音樂能讓生活更美好。圖/法新社音樂可以宣洩或調整情緒。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音樂是獲取有關自己訊息的強大工具,最近的研究成功解析人們最喜歡的曲調,是如何與記憶、人格產生連結,以及這些連結如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人們聽到最喜歡、熟悉或懷舊的歌曲,可以立即進入生活的不同時刻,且伴隨驚人的記憶清晰度。報導指出,這不僅是種奇特的感覺,人類的大腦如何將音樂與記憶連結,可透過科學加以解釋。多倫多大學音樂與健康科學研究合作(Music and Health Science Research Collaboratory)實驗室主任索特(Michael Thaut)發表於《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報告表示,研究證實,音樂對阿茲海默症、痴呆症有益;反覆聽取對個人有特定意義的音樂,可提高早期阿茲海默症或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大腦的適應能力。研究人員測試發現,具有獨特的意義的歌曲,例如:婚禮時播放的音樂,能提高受測者的記憶力。這項發現,可能成為未來把音樂療法納入認知障礙治療的依據。索特指出,大腦前額葉皮質是腦部的控制中心,這個區域負責決策、社會行為調節、個性表達及複雜的心理行為。研究人員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觀察發現,受測者聽見特殊的音樂時,大腦前額葉皮質會產生變化,啟動一個連接大腦不同區域的音樂神經網路,但聽見新的、不熟悉的音樂,只會觸發大腦的特定部分產生活動。包括6名音樂家在內的14名受測者,在3周內每天聽1小時特別安排的音樂。索特表示,無論是音樂家或對樂器一竅不通的受測者,特定的音樂都能讓大腦前額葉皮質產生反應。據此推論,只要收聽個人最喜愛、具有特殊意義的音樂,將可提升大腦的健康。索特指出,這項發現,有助推動更廣泛的音樂治療。另外一項研究,則發現音樂與人格間的連結。劍橋大學榮譽研究員格林伯格(David Greenberg)在50多個國家、地區,調查受訪者對23種不同音樂風格的喜愛程度。格林伯格表示,音樂涉及人類的互動與價值觀,因此人類會透過音樂表達自己的個性;調查顯示,即使在不同地區,相近的人格類型,喜愛的音樂種類也較接近。他指出,地理、語言與文化各有不同,但不同地區的人們,可能會喜歡相同的音樂,因為他們的個性較類似。這也顯示,音樂可以扮演橋梁,幫助人們相互了解並找到共同點。格林伯格並指出,人們會透過音樂表達或宣洩情緒,有些人喜歡悲傷的音樂,反映他們的孤獨感,有些人透過輕快的音樂調整心情。這項研究,有助理解音樂如何跨越不同社會階層,讓人們產生共鳴。 前一篇文章 模擬現實 助玩家從玩紙牌、互動等 獲成就感 實境解謎遊戲 成紓壓新寵兒 下一篇文章 有效吸收大量油汙 對海洋、陸地零汙染 環保人髮墊 石油外洩救星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7【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8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9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簡單手術 再配戴相關眼鏡 就能刺激視覺 黃斑部病變 黃金奈米粒子幫你找回光明成本降低 耐刮擦 附著力高 18小時滅菌 新型抗菌塗料 防院內感染利器海外46萬噸垃圾流入 零廢棄物計畫失利 土耳其淪垃圾國屋頂設排水溝 多重過濾 逾300社區採用 公寓新雨水收集系統 轉化潔淨飲水結合高光譜相機 發送遠距信號 基改細菌能感測 確保農作物健康 作者其他文章烏國Vivat出版社 防空洞推新書模擬現實 助玩家從玩紙牌、互動等 獲成就感 實境解謎遊戲 成紓壓新寵兒設計超低功耗電路 免除充電、更換麻煩 細胞供電 心律調節器不斷電節省能源、時間及空間 應用範圍廣泛 磁場固化 黏膠更快更牢沿航道釋放鹼化劑 估可挽救250座珊瑚礁 逆轉海洋酸化 拯救大堡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