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9】隨堂開示錄 623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11 要達成什麼共識 4-1

星雲大師 |2022.03.14
2572觀看次
字級
南華大學九品蓮華大道,大道底端建築物為「無盡藏」圖書館。圖/資料照片

南華大學共識營開示    
時間:2014年9月11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我本來是沒有進過學校、沒有看過學校,沒有在正規學校念過書的一個鄉村苦孩子,直到十多歲,都還沒有因緣讀書。但是我看過兩張相片,一張是在地上撿的,是《岳傳》的封面,岳母正在兒子岳飛的背上刺寫「精忠報國」,圖片是彩色的,很漂亮,當時真覺得如獲至寶,不過因為不曉得是從哪裡掉下來的,也就不敢任意拿取。據鄉村裡的人說:「這是岳飛的母親在替他刺寫『精忠報國』啊!」所以,這張照片也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發了我想要效法岳飛精忠報國的想法,恨不得立刻就跪下來,也讓母親在我的背後刺寫「精忠報國」。畢竟是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只是有這樣一個想法。
另外,我也曾到過一戶人家,這戶人家是「書香之家」,屋內掛了一幅孔子像。最初看到這麼莊嚴的聖像時,還以為:是皇帝嗎?旁邊有人就說:「這是至聖先師孔子。」那時候,我還不懂誰是孔子,他們說:「就是老師啊!」這才讓我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就是這個樣子,這麼威嚴、端莊!我以後也要學做老師。」那麼,要到哪裡學呢?當時生活貧困,放眼望去,看到的只是村莊、農田、苦工,沒有學校,看不到讀書人,也聞不到書香,沒有地方可以學習。
眾中學習 見賢思齊 
後來,有因緣看到和尚,見他那威風的樣子,我就立志:將來我要做和尚!小孩子總想要有前途,沒有讀書,將來能做什麼呢?就這樣,為了讀書學習,我做了和尚。
總說一句,我的家庭雖然貧窮,日食艱難,但是父母生養我,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性格;什麼性格呢?見賢思齊,要學好、要向上。我條件不具足,不過既然現在做了和尚,就要做一個不說是「偉大的和尚」,也要是一個「好和尚」!就這樣,我跟著那許多年齡比我大十歲以上的上百位同學、學長共同學習。
棲霞山是十方叢林,如同官方政府一般,不可以私自收徒眾,沒有裙帶關係的,所有住眾都是從十方來到這裡參學的。在棲霞山,只有我一個小孩子,我是藉我師父的光,因為他是棲霞山住持,等於借寺廟的場地,收我做徒弟。他收我出家後,也明白地告訴我說:「你出家的寺院不是棲霞山,宜興大覺寺才是我們的寺廟。」當時大覺寺就只是一間小廟。
與那許多兄長在一起學習,他們欺負我、委屈我、歧視我,給我種種的難堪、侮辱,我都不在乎。為什麼?因為我已經立志要在這裡學習做一個好和尚,我要給人接受,讓大家看重我。
砍柴挑水 吃苦爭氣
那時候大家並不看重我。例如:我的師兄也不過大我十歲、八歲,那時候他已經擔任職事,正在和幾個人吃飯,由於我年紀小,就站在旁邊替他添飯。當中幾個人認識我,忽然有人就說:「這個沒有希望啊!」另一個也說:「假如他和某某人一樣,就有辦法。」只不過,他說的那個某某人現在倒反而要靠我來幫助他。
接著,我的師兄就說了:「哼!他還能跟那一個人比的話,太陽就要從西邊出來了。」我一聽,心想:會是這樣嗎?現在我能和他們比什麼呢?不過,想到十年、二十年後必然和現在不一樣,我一點也不氣餒。現在的我當然不能和你們比,但是我可以努力學習,我要給人接受!如何才能讓人接受我?我要有禮貌,對人尊重。如何讓人看重我?我要勤勞,不但掃地、抹桌子這樣的小事要做,當行堂、做典座、做苦工、上山砍柴、挑水,我也都是爭先地去做。
慢慢地,人家一看,「這小孩不錯,有禮貌,又滿勤勞,就只是不會讀書啊!」這麼一聽,我心裡就想:不會讀書沒關係,我年紀小,還有時間。雖說眼睛看不懂經文,不過用耳朵聽,用心聽,也能聽懂一點,像:「要慈悲!」「要智慧!」「要忍耐!」「要融入團體裡!」「要跟隨大眾!」「不要古怪!」「不要鬧情緒!」這些我都聽得懂,就可以拿來應用。
努力向上 想當老師
我又想:「比起你們這許多個子高、年紀長的人,我也是不差的,你們學做法師,難道我就不能學嗎?」所謂「士農工商」,士──老師在我心中是最貴重、最高、第一的。那時候,我就有夢想,就有「中國夢」,心想:將來我有德行做老師嗎?不過,我知道,無論能不能做老師,我都應當努力!
所以,我在想,現在的教育要注重鼓勵學生自覺,自己要學習,自己要向上,光是靠父母老師教:「你要乖一點!」「你要好一點!」或者給他一些機遇,反而他聽不進去,也不一定能接受。
後來我聽說佛陀有十個名號,就像我們稱呼某人「張先生」,實際上他還有姓名、小名等,佛陀也有好多名字,其中一個是「無上士」。所謂「士」,就是讀書人,那麼佛陀名為「無上士」,也是老師。能做到無上士、做個老師,也是為祖上增光、光大門楣。所以我就想:父母你們不必掛念!你的兒子出家,將來一定會做個老師給你們看!就這麼一個念頭,讓我想做老師。
但是老師授業、解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我們是一個出家人,要到哪裡去做老師呢?
在我十八、九歲的時候,正逢抗戰勝利,學校都搬回來了,大後方的教職人員也都回來了。由於學校要重整、要找學生,許多教授沒有地方住,就先住到我們棲霞山的寺廟裡。或許是緣分,有人看到我,就逗我說:「你來讀我們的教育學院吧!」教育學院是國立的,就相當於現在的師範學校。我一聽,心想:我也能讀你們的國立教育學院嗎?有這麼好的機會嗎?好!就去向師父提出要求吧!
學習本領 廣結善緣
來到師父的面前,我說:「師父慈悲,有許多教授要推薦我去讀教育學院。」我師父當時是棲霞山住持,也是一個很直爽的人,我那許多同學們都叫他「大炮」,意思是講話很大聲,他對我當然也是如此,大聲一吼,就說:「混蛋!讀什麼學校啊?」我一聽,「對的!我混蛋,要讀什麼學校?」也就不敢再想。
我師父的這句「混蛋」罵得真好,佛門裡的生活是很清苦、很淡泊的,假如當年我去讀國立教育學院,或者留學碩士、博士,可能我就隨著這個社會的安排做了中學教員、中學校長,或者在大學裡做老師,就不是星雲了,就失去我的本來面目了。所以到今天,我都很感謝師父的慈悲,是他叫我不要去念教育學院,讓我認清出家做和尚、學佛做法師的意義,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有學歷、沒有文憑,一切只有靠自己的本領。
那麼,我當然就要學習另外的本領了。什麼本領?做人,我要把人做好、我要對人廣結善緣;做事,我對事要勤勞服務,對公家要盡忠職守、一絲不苟。(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