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 孔廟前為何要種這樹──2500年前的傳奇,木杖變成樹 文/王文靜 |2021.09.22 語音朗讀 31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南孔廟當時建築設計圖的石碑。圖/傅天摯台南孔廟門口的「下馬碑」。圖/傅天摯台南孔廟大成殿。圖/傅天摯黃連木有美麗的羽狀複葉。圖/傅天摯 文/王文靜 教師節近了,二千五百年來排名第一的老師,非孔子莫屬。後代興建孔廟與紀念「至聖先師」,不只是有華人的地方,遠在歐洲與美洲都有孔廟。極盛時,全世界有三千多座孔廟。第一座孔廟有多久?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弟子把他的舊居立廟,按歲時祭祀。原本的民宅,經過各朝擴大,不但是最早,更是世上最大的孔廟,有九進的規模(一般是三進或兩進院落),這就是山東曲阜孔廟。建築學家梁思成推舉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孤例」。現在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孔廟會遍地開花,因於二位關鍵人物的政策,一位是漢武帝的獨尊儒學,另一位是唐朝太宗下詔:「天下學皆各立周、孔廟。」台灣的第一座孔廟在哪?三百五十六年前,明鄭時期設在台南,現在被列為國定古蹟。我以前覺得孔廟太嚴肅了,去台南總沒興趣去,去年偶然得訪,真是精采。尤其,仰首供奉孔子牌位的大成殿內,高梁上密密疊疊地掛著十五塊匾額,這是全世界孔廟找不到第二處收集如此齊全的元首牌匾,從清朝康熙皇帝以來的所有皇帝就任,就會送一幅稱頌孔子的牌匾(溥儀以外,那時的台灣割給日本),民國之後的國家元首依例。大成殿內的十五塊匾額,最新牌匾是蔡英文總統的「德侔道昌」。每一塊匾額各有故事,但共串出三百年三個執政時期,最高權力者的尊儒態度。台南孔廟,不只是一座祭祀之處,更是台灣第一所由官方出資興辦的求學場所,清朝時期曾是全台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此稱「全台首學」,可說是台灣培育知識分子的搖籃。康熙皇帝時期,在孔廟內留下第一塊牌匾「萬世師表」,同時,在孔廟門口立一座花崗岩「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寫:「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不管你是多大的官,來到這裡,都要下馬以示敬意。鄭成功時期的孔廟,到了康熙時期被多次擴大,台南孔廟的恢弘格局主要就在康熙時期奠定。不過現在已看不到昔日的壯觀,城市的發展經常忽視歷史的價值,怪手一推一拆,片刻化為塵土。當時規模有多大?在台南孔廟的角落,沒人導覽很容易錯過一塊石碑,這其實是一張當時建築設計圖的石碑。孔廟外,通常會種黃連木,也就是楷樹。因為不是開花取勝的植物,所以它不太會在樹群中被注意到。但這是有故事的一種樹。相傳,孔子過世時,子貢從南方奔喪趕路,隨手折下楷樹樹枝當手杖。抵達後,又隨手將樹枝插入土,這根手杖居然發芽,長出一棵楷樹。楷樹的樹幹挺直而不曲,象徵孔子不同流俗,直道而行。孔子墳前有楷樹,周公墓旁種植的則是模樹,這種樹的葉子在春夏秋冬分別呈現青、紅、白、黑顏色,這是古代的正色。後人就以楷樹的正直與模樹的正色,結合為「楷模」,稱讚典範人物。木杖變成樹的傳奇,流傳二千五百年,不再有人追究或在乎真實性,但這樹被以這樣的方式被尊敬,比起太多默默無名的樹也實在值得了。♣ 前一篇文章 【詩】 柚子 下一篇文章 【貓眼看人生】 秋天的味道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8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遇見荷】夏天在河岸唱歌【詩】當我來到杜伊諾【十步芳草】直到長出青苔 【詩】覺有情【詩】 告別了 ──詩人鄭愁予待用 作者其他文章【王文靜看世界】黑夜前行十八年 ──三百億電纜王國的73座電廠【王文靜看世界】傳奇! 削鉛筆機到半導體產業【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王文靜看世界】尋找緬甸小女孩── 伊洛瓦底江畔古老農國【王文靜看世界】跋涉翻越喜馬拉雅山【王文靜看世界】赤道上的侏羅紀公園 ──有縮骨功的大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