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文認識 海洋生物

文/李弘善  |2021.08.09
1515觀看次
字級
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從文字就可以看得出來。中文字都有部首,從部首大概就能判斷字的涵意。中文字可組合成賦、詩、詞和曲等優美的韻文,古人窮極一生的歲月也難以精通。一個民族的性格,從文學或文字就可以窺探究竟。古人對海洋的概念是什麼呢?能從文字或文學探知嗎? 圖/BOB
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從文字就可以看得出來。中文字都有部首,從部首大概就能判斷字的涵意。中文字可組合成賦、詩、詞和曲等優美的韻文,古人窮極一生的歲月也難以精通。一個民族的性格,從文學或文字就可以窺探究竟。古人對海洋的概念是什麼呢?能從文字或文學探知嗎? 圖/BOB

文/李弘善 

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從文字就可以看得出來。中文字都有部首,從部首大概就能判斷字的涵意。中文字可組合成賦、詩、詞和曲等優美的韻文,古人窮極一生的歲月也難以精通。一個民族的性格,從文學或文字就可以窺探究竟。古人對海洋的概念是什麼呢?能從文字或文學探知嗎?

由於海洋的學問包羅萬象,例如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地質等等,以下從古文出發,瞧瞧古人如何看待海洋。由於古代資訊不發達,也沒有手機可以照相,許多知識都是以訛傳訛。

今天就讓同學們就以輕鬆的心情,幫古人改錯,這回先瞧瞧魚類吧!以下有幾則古文的白話文,都和魚類有關。同學們猜猜看:講述的主角是誰?有那些錯誤?

渾身是刺 無法閉眼



這種魚類棲息在江河或海洋,身體有劇毒,能夠毒死人,身上缺少鱗片,眼睛能夠閉合。

(《魚經》,明朝黃省曾)



河魨的身上其實有鱗片,尤其吸飽海水或空氣脹起來,就可以摸到突起的鱗片。此外,河魨的眼睛沒有上下眼瞼,因此眼睛無法閉合的。

河魨家族的種類很多,不是每種都身懷劇毒——甚至姿態慵懶的翻車魚,都算是河魨大家族的成員。一般來說,魚類學家用牙齒的模樣來分類,例如牙齒癒合成4片的就稱為「四齒魨」、3片的稱為「三齒魨」、2片的就是「二齒魨」;上面古文中的主角可能屬於「四齒魨」。

沙魚胎生 出生有齒



有一種魚類,會生下小魚。小魚受了驚嚇,會跑回母魚體內。小魚有這種行為,長成大魚就不會有了。

(《異魚圖贊》,明朝楊慎)



這就是胎生的沙魚,但是小沙魚絕對不會鑽進媽媽的肚裡。古人這樣設想,真是耐人尋味呀!胎生的沙魚,和哺乳動物一樣,小寶寶在母體內有臍帶也有胎盤。沙魚寶寶出生前,牙齒都已經發育完全;出生後奮力游動,臍帶就斷掉了,從此過著獨立自主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母親的照顧。其實,也有卵生的沙魚,這類的沙魚,則會產下卵莢——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在沙灘上撿到呢!

鰓孔吸水 鰓裂排水



有一種黃色的魚,身上沒有鱗片,頭是尖的,扁扁的身體好像大葉子。嘴巴在身體下方,眼睛的後面有耳朵,尾巴長一尺,末端的刺有毒。

(《酉陽雜俎》,唐朝段成式)



尾巴一尺、末端有毒刺,身體扁扁像葉子,那就是魟魚囉!魟魚屬於軟骨魚類,和沙魚算是分類上的親戚。以上古文描述的魟魚屬於底棲性魚類,嘴巴的確在下方,這點古人沒有看走眼;但是眼睛後面的洞稱為「鰓腔孔」,是魟魚進行氣體交換時吸水的孔洞,並不是耳朵。由於底棲魟魚的鰓裂在身體下方,呼吸的時候,若讓海水從嘴巴進入,一定會吃到滿口的沙子。因此魟魚呼吸的時候,讓海水從上方的鰓腔孔進入,再讓海水從底部的鰓裂排出,這樣就可以避免吃到沙子的問題了,你看魟魚真厲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