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誕生一直是地球歷史上最難解的世紀之謎,弔詭的是,考古學的發展愈是興盛,就愈發牽扯出更多令我們難以想像的內幕。
圖/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文/高詩豪
「人類」的誕生一直是地球歷史上最難解的世紀之謎,弔詭的是,考古學的發展愈是興盛,就愈發牽扯出更多令我們難以想像的內幕。
根據近來學者的研究,中國奇巧工藝極致的「象牙球」,在製作工序上,竟與神聖羅馬帝國在16、17世紀工藝有出人意料的相似之處。另外,在球體表面「平均」打孔也是一個重要訣竅,這原是基於數學幾何的概念!
雖然中國早以車床原理製作工藝,14世紀末也就有多層象牙套球的記載,但很可能是神聖羅馬帝國更穩定的技術傳入,造成東方象牙球製作技術的重大突破。自古以來,東西方一直不斷的相互影響。圓轉活動的象牙球提醒了我們世界是轉動的!
想要鑑古知今,除了重視文物保存及修復外,科學鑑識分析與研究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共同合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文物科學鑑識相關知識,推廣老少咸宜、與現代科技交會的科普知識。
譬如開頭所提到的象牙球,原先被判斷為17層,但之後透過X光電腦斷層掃描對其分析,並利用三維影像重建與處理技術,成功的以數位方式拆解開每一層球體,發現原來它其實有18層。
今年8月1日到10月16日,國立科教館「古物揭密—文物科學鑑識」特展,將透過多元的展示方式,帶領民眾經歷一場生動有趣的教育探索之旅,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希望大小朋友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古文物的身世傳奇與多面向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