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 蠲思北堂萱 中國母親花

文/陳牧雨 |2021.05.25
1604觀看次
字級
父母親的偉大與辛勞是無庸置疑的。早在《詩經》的〈小雅‧蓼莪〉,對於父母的辛勞與偉大就有這樣的描述: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父母親的偉大與辛勞是無庸置疑的。早在《詩經》的〈小雅‧蓼莪〉,對於父母的辛勞與偉大就有這樣的描述: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不過,在中國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文化之下,母親更擔負起對小孩的養育、照顧及教育等重責大任。

因此一般中國家庭裡,母親與小孩的連結比父親來得更緊密,無怪乎母親節的氣氛總是比父親節來得濃烈。

五月的第二個禮拜天是近代我國認定的母親節。

代表母親的康乃馨以及與康乃馨有關的圖案,在母親節的前後,幾乎到處都看得到。

這個節日的訂定來自美國。但大家都忽略了,其實在中國,自古也有代表母親的花卉。

《詩經》的〈衛風‧伯兮〉裡就有這樣的記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根據朱熹的注釋:「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諼」,意為忘記,「諼草」即是「萱草」,「萱」古代也通作「藼」或「萲」。

萱草古代還有忘憂草、解思草、療愁草、宜男、萬年韭之名。

「言樹之背」的「言」是語助詞,無意義。「樹」則是動詞「種」。

北堂是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為主婦居處的地方。

根據《儀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直室東隅篚。」唐‧韓愈〈示兒〉詩裡也有:「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北堂後來被引申為母親的代稱。

因此,古代中國人以「萱草」來代表母親,意思就很明顯了。

孟郊有名的詩作〈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寸草」指的就是「萱草」。孟郊還有另一首〈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這次,孟郊用「萱草花」來代表母親對兒子的思念。

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

王冕在風和日麗的早晨,在北堂前萱草花盛開的時候,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卻母子情濃的為母親舉杯祝壽,看來這樣安靜無喧嘩,也正是王母所喜歡的吧!

既然母親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那麼重要與偉大,因此歷代詩人對萱草花的吟誦自是不絕如縷,畫家也不例外。

根據〈宣和畫譜》記載,早在唐末五代,許多畫家就已經以萱草花入畫,如梅行思的〈萱草雞〉,還有滕昌祐的〈萱草兔〉、〈萱草花〉,刁光胤的〈萱草百合圖〉等。

及至宋代,花鳥畫大家趙昌更是創作過〈萱草圖〉、〈萱草戲貓〉、〈萱草榴畫圖〉等諸多以萱草為主題的畫作。

接著歷代畫家以萱草入畫的作品也很多,畫面大都配以犬、雞、兔等庭園常見的家禽、家畜為多。如宋代傳為毛益所繪的〈萱草遊狗圖〉,則是畫了一隻母犬帶著四隻小犬在萱草花下嬉遊,當然也意寓著「母愛」的意思。

清代王武〈忠孝圖〉則以萱花代表「孝」,而以向日的蜀葵代表「忠」,再以松樹代表堅貞不二。

近代許多知名畫家,如任柏年、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高劍父、趙少昂等也很喜歡以萱草花入畫。

或許,以後我們應該提倡以萱草花來做為母親節送給母親的花卉,畢竟,「萱草花」才是真正屬於中國人的母親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