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 文/丹青 |2025.10.24 語音朗讀 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鐵道文化展區。圖/丹青組立工廠典藏莒光號餐車。圖/丹青假日限定的藍皮柴油客車乘車體驗。圖/丹青柴電工場展示車輛。圖/丹青 文/丹青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五段的「國家鐵道博物館」(以下簡稱「鐵博」),已於今年七月三十一日正式開館。這是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屬於中央三級機關。不同於北門的「台博鐵道部園區」主要展示平面史料,鐵博透過車輛以及軌道的修復,讓民眾可以在園區觀賞各種實體火車及修復展示,也提供典藏車輛的乘車體驗。從籌備處晉身為正式組織的鐵博,其前身「台北機廠」二○一五年即被認定為國定古蹟。自二○一七年開始修復工程後,逐漸分區開放給民眾參觀。本專欄也曾以〈氤氳時代:國家鐵道博物館員工澡堂〉為題,介紹過第一座被認定為古蹟的員工澡堂。如今鐵博正式開館,展區更加廣大豐富。但這只是第一階段,占地十九公頃的鐵博共分為四大區、十二個工場,這次主要開放的是總辦公室、技工養成所、材料試驗所、員工澡堂、大禮堂及最精采的柴電工場,其他工場也在陸續整修中。這階段的動態體驗,是搭乘藍皮柴油客車(DR2303或DR2203),由鐵博東站到鐵博西站,大約六百五十公尺,每日來回各五個班次(須提前預約購票)。之後,修復的各型列車也將陸續加入行駛的行列。從歷史因緣來看,鐵博前身是清代的「台北機器局」,再到日據時期的「台北鐵道工場」,並於一九三五年遷至現在的台北機廠舊址。二○一三年,因為高鐵通車的動線以及過軌問題,台鐵將機場遷到桃園的富岡基地。原本台鐵只願保留部分地區為古蹟,希望變賣其餘土地償還累積虧損,經過文資人士及民代搶救後,終得以全區保留為國定古蹟,也才有今日的國家級鐵道博物館。若從北一、二門進入,可先從行政中樞「總辦公室」參觀起。目前展示歷史的廠長、副廠長室及往昔辦公家具及設備等,並有「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文化中的台灣鐵道史」等展覽。連接總辦公室的「材料試驗所」、「技工養成所」,則化身為教育活動、講座及多功能教室等,可辦理鐵道研習及鐵道攝影展覽。大禮堂的「過去職工生活現地展」,則是以漫畫與模型的形式講述大禮堂兼設食堂的歷史。鐵道迷必看的「柴電工場」,鐵博在此規畫了〈動力‧火車──柴電工場常設展〉,包含「鐵道動力」、「鐵道車輛」、「古蹟與歷史」、「保存與修復」等展區。「鐵道動力」展區精選了二十四輛經考證修復的典藏火車,可以看到平常難以窺見的柴電車內部,並結合燈光、影音效果、鐵道技術圖面等素材,讓民眾更容易理解。尚未開放的「組立工場」,也在十月二十五日前特別展出十一輛電聯車、柴電機車、柴油客車等典藏車輛與骨董機具。國家鐵道博物館就同火車輪一樣,日益滾動精進,不同時期前去觀賞,都會發現更多不同的面貌。 前一篇文章 【歷史點滴】 林口的蛻變 從茶園、磚廠到新市鎮崛起 下一篇文章 【文史雜談】 禪宗思想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熱門新聞 01國防部軍備局第205廠 參訪佛光山2025.10.1802佛光山、佛光會馳援 各類家電、毛毯送光復區2025.10.1803如水的歌聲2025.10.1904印度佛光山義診團 北方邦救病苦2025.10.1805佛光山推三好校園 菲Sagay教育局表揚2025.10.1806【點心時間】美味豆花心花開2025.10.1807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8【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①2025.10.1810吃得好 讓排毒變成日常2025.10.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進大西南】 怒山裡的傈僳族 (上)【Me, Then Blue──陳厚玏藝術創作歷程】 海韻之禮【東瀛遍路】上野公園清水觀音堂【歷史點滴】林口的蛻變 從茶園、磚廠到新市鎮崛起(上)【書藝心語】你有多幸運【美哉斯土】海山館典藏袍澤情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走讀城鄉】從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到圓山別邸【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走讀城鄉】無圍牆博物館與帽子歌后──鳳飛飛故事館【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