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象】 福州三坊七巷

文/詩庵 |2021.01.28
1458觀看次
字級
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特色。 圖/詩庵
坊巷皆石板鋪地。 圖/詩庵

文/詩庵

中國大陸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而城內的三坊七巷,正是這個千年古城歷史和文化開枝散葉的源頭。街巷內,共有三十五間廳堂、三十個天井、三十六扇風火牆、十三座大門,六百六十六間房間,從一七九五年到一八二三年,歷時二十八年才建造完成,居住著黃氏家族一百多戶、九百多人,擁有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等建築。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鼓樓區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之簡稱,其三坊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則為: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有著歷史古蹟、中國文化、熱鬧商店,並有中西結合、古今交錯的驚喜趣味,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被譽為「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

始建於西晉末年的「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到了唐代早期,福州人仍使用晉代建造的子城,當時南門護城河外的南門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稱「南街」),已是繁華的商業、住宅文化區。但在「安史之亂」後,中原地區混戰動盪,為避禍而南遷的文人儒士,選擇在此處重新開創家業。

於是,先民們便沿著城市的軸線「南街」為中軸,兩側結坊成巷,因講究左右對稱,逐步形成以士大夫、文化儒生為主要民居的「三坊七巷一條街」(「街」指南後街),後來更陸續出現許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與詩人,成就今日人文薈萃,呈「非」字形結構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形成於五代十國閩王王審知築造羅城時,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和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形成今日的三坊七巷。目前,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二百七十座,有一百五十九處被列入保護建築。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戶院深三至五進,多至十一進,為俗稱「馬鞍牆」的風火牆建築。前有門罩,進大門後,有石鋪天井,正廳旁有花廳,花廳與後院間,設有花園假山。

三坊七巷的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聳、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構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為「馬鞍牆」。牆體只作外圍,擔起承重作用,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有泥塑彩繪,形成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充滿濃厚的閩越色彩。

民居的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設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其中,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的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而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扉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著大廳敞廊,多為四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