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青島江蘇路基督教堂

文/詩庵 |2024.01.30
355觀看次
字級
綠樹環繞的德國古堡式基督教堂。圖/詩庵
鐘樓窗框鑲嵌彩繪玻璃。圖/詩庵

文/詩庵

山東半島南部的青島市,三面環海,為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山東省最具異國風情的城市。青島之美,美在海,美在山,更美在其特有的老城建築。青島有山有海,灣澳、海岬、半島等地形互相輝映的海濱風景線,在中國大陸極為鮮見。尤其是清末德國占領青島後,更留下了許多異國風情的特色建築。

青島市江蘇路十五號的基督教堂,是青島著名的宗教建築,主要分為鐘樓、禮拜堂兩部分。這幢中世紀古堡風格的優美建築,是青島市最具代表性的德國建築之一。

教堂坐落在海拔八公尺高的小丘上,坐北朝南,面向遼闊的黃海,與山丘地形、海灣緊密結合。南側設有小型廣場,東側緊鄰信號山公園,居高臨下,俯瞰著德國占領時期最早建成的核心街區和古老街道。

一八九八年,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德國人拆除原有的村落,重新規畫成全新的歐洲風格。根據一九○○年的城市規畫,德國基督教信義會(柏林福音傳教會,又稱路德會)的柏林教會,派和士謙牧師來青島市傳教,選址「總督府丘」(今觀海山)與「總督樓」(今迎賓館)之間的高地,預留為教堂用地,東側高地建造基督教堂,西側高地建造天主教堂。

一九○七年,柏林教會向東亞建築師徵集基督教堂設計方案,選中了德國建築師羅克格(Curt Rothkegel)的方案。一九○八年教堂開始動工,由和士謙牧師主持監督建造工程,直到一九一○年落成使用,歷時近兩年半。

德國駐青島總督府是這座教堂的出資建造者,教堂建成後,作為德國基督教各宗派信徒舉行聯合禮拜的會堂,不隸屬任何差會或教派。教堂的正式名稱是「青島福音教堂」,初期專供德國信徒聚會禮拜,因此又稱為「德國禮拜堂」。據說,在德國本土也有一座按此設計圖紙興建的教堂,但已在戰爭中損毀。

整座教堂為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築,用厚重的花崗岩壘砌的牆壁,堅固厚重、凝重粗獷;半圓拱形花崗岩窗框,使整個建築輪廓更加清晰,給人一種宗教建築特有的美感。外牆採用米黃色波紋牆面,融入德國古堡式、新羅馬風和青年風格派樣式;蘑菇石檐口採用粗糙花崗岩鑲崁,局部轉角設置石玦垂;配以筒式紅陶瓦屋頂,上面覆以綠色金屬片,以及鋪就四棱曲線的鐘樓塔頂。整個結構體為磚石混合,可說是德國占領時期之建築精品。

基督教堂最特別的地方,是令人眼睛一亮的鐘樓部分。樓高三十六‧四七公尺,登樓可欣賞青島的美麗景致。大廳檐口標高九‧三六公尺,以綠色銅片覆蓋屋頂,外部三面牆壁上各鑲有一具機械式報時鐘,均為一九○九年原有裝備,俗稱為「鐘表樓子」,也讓原本肅穆的教堂增添了幾分神祕。直到今天,報時鐘依然運行正常,準確敲響報時。

青島基督教堂占地約一千三百平方公尺,禮堂寬敞明亮,能容納約一千四百人,平面為巴西利卡式建築,呈南北向長軸,中間是高大的矩形大廳,東、西、南三面設計為較低的側廊。十八公尺高的大廳,兩側分為樓上樓下兩層,裝飾精美典雅,置身其中予人一種神聖感,是宗教建築藝術的佳作。教堂前廣場平坦寬闊,四周植滿綠樹,周圍的西式建築錯落有致,更襯托出建築的宏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