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華】 艋舺龍山寺的創建

文/徐逸鴻 |2021.01.28
1127觀看次
字級

文/徐逸鴻

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相隔的台灣海峽,素有「黑水溝」之稱,俗諺說「六死三留一回頭」,可見清代渡海來台之不易。大陸移民們經過重重險阻到了台灣,還必須面對本土原住民,與來自不同地區移民之間競爭的壓力。因此清代台灣的移民聚落,多以同鄉組成,凝聚力強,具有明顯的排外性格。

艋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與同安人移民所組成的聚落。在移民聚落中,為求心靈寄託與凝聚團結力量,往往建立起廟宇,奉祀家鄉神明, 廟宇因此成為居民的信仰與生活中心。

龍山寺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泉州三邑人建立起來,創建的過程頗具傳奇色彩。傳說在清乾隆年間,有一泉州船員(另有一說是三邑商人),要從艋舺到景尾(今天的景美)採購佃材,經過今日龍山寺附近,突然想小解,於是將身上攜帶的香袋掛在樹上,再行小解,事後卻匆匆離去,遺忘了掛在樹上的香袋。之後,這個香袋在黑暗中發出亮光,引起了附近居民的注意,才發現這個掛在樹上的香袋上有金字寫著「龍山寺觀音佛祖」,據說民眾對此香袋祈願,頗為靈驗,因此便建廟祀奉,並自泉州安海龍山寺恭迎觀音佛祖來台。建築自清乾隆三年(一七三八)興工,至乾隆五年(一七四○)完工,龍山寺自此成為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

從另一角度看,清代艋舺之繁榮,在於商業貿易。當時往來於台灣與大陸之間進行貿易的商行,會合作成立同業組織,稱之為「郊行」,這些郊行由於財力雄厚,在社會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地方建設外,還具有建立學校、平定地方動亂、賑災等社會功能,在艋舺最早創立的郊行,是泉郊「金進順」,也是台北最早的郊行。據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之《淡水廳志.風俗考》記載,艋舺泉郊金進順、北郊金萬利、大稻埕廈郊金同順,合稱台北三郊。

郊行組織的成立,也多以宗教信仰為號召,兩者關係相當緊密,在聚落及都市中,郊行經常捐獻經費建廟。比如在乾隆年間主倡創建龍山寺的黃典謀,即為艋舺富商,建造龍山寺大半用地,都是由他捐獻的。另外,艋舺泉郊、北郊也出力甚多。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龍山寺的第三進奉祀媽祖,與中殿的觀音佛祖並無直接關係,這是因為當時艋舺有泉郊五十餘戶,為求航海安全而奉祀媽祖,於是對貿易品課徵稅金,以這樣的收入建造了聖母殿。

由此可見,地方性的廟宇往往不僅是信仰中心,也和當地郊行有很深的關係,如當時艋舺北郊金萬利的辦事處就設在龍山寺第三進,而在龍山寺西側門的牆壁上,至今仍可見到清代艋舺首富張秉鵬開設的「張德寶」船頭行所出資捐獻的石雕建材。

(摘自《圖說艋舺龍山寺》,貓頭鷹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